职业学校辍学现象对策分析

职业学校辍学现象对策分析

ID:44656502

大小:2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4

职业学校辍学现象对策分析_第1页
职业学校辍学现象对策分析_第2页
职业学校辍学现象对策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职业学校辍学现象对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县级职业学校学生辍学现象对策分析万安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刘仁平近几年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政策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屮等职业学校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人数激增,但与此同时职业学校学生辍学数量也随之增长。学生辍学现象的增多,给社会、家庭、学校带来了相当大的负面作用。尽管2007年秋季开始,县级屮等职业学校的在校生享受“中等职业教育国家每人每年1500元的助学金”,但学生辍学现象依然严重。那么,究竞是什么原因导致职业学校学生辍学?乂有什么办法可以防止职业学校辍学呢?一、学生辍学的原因分析。1、进入屮职学校的学生,70%以上屈于“隐性辍学”的学生。进来的学生大多屮考成绩很不理想,加上

2、家氏的错误观念,认为“孩子年龄小,到社会上容易学坏,送到学校由老师管,混张毕业证”;初中学校因有屮职招生任务,不少学校把成绩落后、行为习惯不良的学生送到职校;等等原因导致生源素质较低,所以,在敞开大门招生的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成为“收容所”。2、学习目标不够明确。一些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明确,没有学习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思想还停留在义务教育阶段,认为是家长要我来学校学习,是老师耍我学习的。因此学习动力不足,上课无精打采,看小说、玩手机、发短信聊天、打瞌睡成家常之事,作业不想做或抄袭或不做。对老师的批评充耳不闻,我行我索,甚至干脆旷课,到校外通宵上网。3、学生家庭因素。来职校就读的学生家庭

3、冇不少特殊情况:有单亲家庭,这样家庭的学生一般内向不善与外界交流与沟通;有贫困家庭,这部分学生普遍都具有口卑感、缺乏口信;冇留守家庭,学生多半我行我素,纪律松散,不善于约束自己。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活动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为这些家庭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学生难于圆满完成学业。4、学校教师教育管理问题。很多职校教师都有同感,认为职校学生总比普通高中学生差:学习成绩差、思想素质不高。有的教师工作时就带有色眼镜看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屮,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给学生提问一些偏题、难题。当学生答不上来时难免会冇冷嘲热讽,由此造成学生在学习方而没冇自信,不想学、不愿学,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更为重要的是县级职校专业师资和设备不能满足教学要求,专业教学与学生学专业的需求冇较大的差距,课堂教学缺乏吸引力,学生厌学情绪较严重。二、防止学生辍学的对策1、用科学的制度规范学生,用严格的管理训练学生。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如呆没冇完善、科学的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很难想象能够把这些“特殊”的学生教育成才。不仅要说服教育、更要严格管理,但严格的管理不等于不尽人情的管理,更不等于法西斯的管理,而是耍“严而有度、严而有别、刚柔相济”。因此,制定科学的制度,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不仅对于屮等职业学校的教育与管理显得非常重要,而且能有效地防止学生辍学。2、清晰的培养目标。职高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培养

5、的目标是有区别的:这一定要让我们的学生了解清楚,创办职业高屮的口的是培养大批拥有一定技能的技术人员,它并不同于普通高屮是为上一级学校培养和输送优秀的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素质的劳动者需求越來越强烈。所以,职校要摆止位置,分清目标,应多渠道、多方面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为社会输送更多的有一定技能的人才。3、倾注家庭式关爱的教育模式。学校必须从教育能力角度上选配好班主任,让那些循循善诱,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师占领班主任工作岗位;要坚持对学生学习上鼓励、生活上关心,发展师生朋友式的亲和关系;要发动学生干部与贫困生、怕学厌学、行为不良学生组成互帮互助小组,开展日常

6、交流活动,潜移默化影响他们;要坚持表扬不求全,教育动真情,方法多讲究,润物细无声。4、优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学生的稳定,与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高,学生就会慕名而来,稳定率就好;反之学校管理不到位,教师教学有问题,教育工作者质量下降,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就失去信心,学生流失现彖就会随Z出现。因此,中职学校要从止校风、严校纪、塑学风抓起,优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加大教学设备的投入,尽最大可能满足教学的要求,使学生能在实训操作中培养技能,以激发学生学专业的兴趣。总Z,职业学校学生的辍学问题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社会问题,不仅应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和职业学校的高度重视,而且应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7、。因此,通过社会、家庭、学校、学生全方位的互动合作,共同营造一个重技、乐学的职教氛围,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能力和就业需要去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身心欢愉地工作和生活,才能成为有用Z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