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在课堂上的运用

读写结合在课堂上的运用

ID:44659193

大小:2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4

读写结合在课堂上的运用_第1页
读写结合在课堂上的运用_第2页
读写结合在课堂上的运用_第3页
读写结合在课堂上的运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读写结合在课堂上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读写结合在课堂上的运用《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在“课程总目标”中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从这些理念(目标)中可以看出,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都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而教材中安排的每单元一次的作文训练显然不能满足学生锻炼写作的需求,认真研读教材,我发现新

2、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主题编排课文,创设情景,每一册书的单元主题即使有所重复,也是呈螺旋式上升情况,由易及难,由浅入深,每篇课文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彰显单元主题,如果仔细推敲一下每个单元的每一篇课文,就会发现篇篇都有习作练习的结合点,或结构,或表达,或遣词用句等,均循序渐进地展示了作文主题练习的线索,一步一步引领学生在表达实践中学会表达。这是新教材的一大亮点。看来,利用教材,在课堂上适时进行读写训练,也非常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一、批注式阅读训练早在唐代,中国的文学史上就有了诗文的评点,后来

3、出现了小说评点,并且创下了一门学派,留下千古妙语,珠巩灿烂,以致文坛上出现了无书不评的奇观。金圣叹评点的《水浒传》,毛宗岗父子评点的《三国演义》,脂砚斋评点的《红楼梦》,都可谓批注式阅读的集大成者。新的课程标准进一步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是说,应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独立地走进文本和解读文本,感受语文的无穷魅力。在预习每一篇课文时,我就把“批注”作为预习要求之一,并坚持检查评价。久而久之,“课前批注”已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这既能锻炼学生的理解表达能力,又能促进学生去更

4、加深刻地理解文本。“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学生的批注,我的评价总是以鼓励、激励为主,使他们对这一方式一直保持着兴趣。课堂上,进行重点语段的理解时,我也是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尽情写批注,并且注意其趣味性。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在讲到“他嚼着东西,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一句时,我让学生把这当成周晔的作文,把自己当成老师,给这句话写评语。学生马上兴致勃勃地开始下笔。交流时,我先提问基础较差的孩子,大部分都能体会到作者抓住了伯父外貌的特点,把伯父的动作写活了。就这样逐级提问,孩子们的批注也

5、越来越丰富,到最后,居然积累了一大段话,体会也越来越深刻,根本不需要我的讲解。我告诉他们,其实,这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的批注,他们也感受到了批注的乐趣。我总是在课堂上留足够的时间让孩子们写批注,人的灵感有时像流星一样一闪而过,我教会学生用笔记录自己的思想,也使他们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我发现,学生不只是在批注文章,也是在批注自己的思维,批注自己的个性,批注自己的感受。在批注式阅读中,丰富了孩子们的情感体验,使读书成为一种精神需求,使孩子们的个性得以飞扬。二课堂练笔训练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

6、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见阅读和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阅读教学是学生积累语言的主要途径。有专家提出:“把写挤进课堂。”一个“挤”字也道出练笔的必要性。课堂练笔是阅读教学过程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促进读写结合的一项有效措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恰当地把握练笔时机,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练笔。1语言凝练处练笔《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出现了“饱经风霜”一词,如果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也未尝不可,但我让学生在此处进行了练笔,想象一下“饱经风霜”的脸是一张

7、什么样的脸,学生思索后写出了各自的答案,有的写道:“车夫的脸上布满了皱纹,像树皮一样干枯。”有的写道:“他的眼睛没有一点光泽,布满血丝,眼眶深深地凹了下去。”经过这些同学的引导,学生的思维渐渐活跃,想象渐渐丰富,描写也渐渐细腻,到最后,一个同学补充道:“他的嘴唇苍白,毫无血色,上面裂开一个深深地口子。”我把这些描写都写在黑板上,让他们齐读了一遍,告诉他们,这就是一张饱经风霜的脸。学生既锻炼了写作能力,又进行了词语理解,一举两得。2理解诗意后练笔古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内容涵盖广泛,语言精炼。情感丰富,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练笔

8、,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在学完《诗经采薇》后,学生写出作者从杨柳依依到雨雪霏霏之间经历了什么。大部分男孩子写的是诗人戎马俚您,血战沙场,历尽艰辛,不堪回首,而大部分女孩子写的是诗人泪别亲人,思乡心切,这也体现了每个孩子不同的情感体验,经过这样的练笔,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更加深刻,朗读起来也入情入境。3情感升华处练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