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分析6超重与失重1

课例分析6超重与失重1

ID:44662550

大小:1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4

课例分析6超重与失重1_第1页
课例分析6超重与失重1_第2页
课例分析6超重与失重1_第3页
资源描述:

《课例分析6超重与失重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超重与失重教材分析:《超重与失重》是必修1第五章“力与运动”第五节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本章主要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是高中物理的基础,所以本章内容教学的好坏关系到高中物理教学的成败,因此本章的教学尤其重要。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有:1•超重现象;2•失重现象。自从人造地球卫星和宇宙飞船的发射成功以来,人们常谈到超重和失重。与生活、生产紧密联系。学生分析: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更加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在学习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上,来引导学生分析超重和失重现象,在教师进行演示实验,分析。并通过实例

2、讲解,使学生能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释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本质。巧用提问、评价激活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在轻松、自主、讨论的学习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2.知道超重和失重产生的条件3.能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释超重和失重的现象1.能用超重和失重现象解释有关问题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高一学生的思维具有单一性,定势性,并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变,本节的重点是: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实质;教学的难点是: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有关超重和失重问题。

3、教学过程:从以上分析,教学中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设计如下教学程序:1自主学习:(大约需要5分钟的时间)教师通过提问复习:牛顿第二、第三定律的内容;并利用视频展示:翻滚过山车录像片段。学生注意观察、思考、讨论。教师小结,提出有两个物理现象(超重和失重)与木节课有关。并把学生的思维带入课堂。2合作探究(大约需要35分钟的时间)教师做课本118页的迷你演示实验,学生注意观察。教师让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并引导学生把实验转化为物理模型,进行受力分析,利用牛顿笫二定律进行计算,并比较。引出超重的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对悬挂物体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进

4、而利用119页例题讲解,巩固受力分析的解题思路,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教师举例(人在电梯里,电梯上升时;电梯下降时),人有不同的感觉?引导学生分析电梯的上升与下降时,人的受力情况。知道上升时,是超重现象;通过类比方法,来解决电梯下降时,得到人受到的合力比重力小。引出失重现象的概念。3自我检测通过例题的讲解来分析、巩固超重和失重现象。教师总结本节的内容,(有时间的话)再进行例题的讲解与巩固,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具有稳定性。最后布置作业。(在板书方面:教学中将黑板一半写概念,另一半用来作图分析。)综述:本节课综合运用直观讲授法、演示实验法、例题讲解法,归纳总结并结合多媒体手段。在教

5、学中,加强师生双向活动,合理提问、评价,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反思:在以上设计屮,我力求“以学生为屮心”,以物理实验为基础,积极倡导学生思考、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课堂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不断地反思和总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