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对策

面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对策

ID:44674629

大小:3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4

面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对策_第1页
面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对策_第2页
面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对策_第3页
面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面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世界经济概论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姓名:杨莹莹学号:111544010面对全球经济失衡,中国如何应对所谓全球经济失衡(globalimbalance)是指这样一•种现象:一国拥有大量贸易赤字,而与该国贸易赤字相对应的贸易盈余则集中在其他一些国家。2005年2刀2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托在题为“纠正全球经济失衡——避免相互指责”的演讲屮正式使用了这一名词。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耍农现是: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迅速,而日本、中国和亚洲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对美国持有大量贸易盈余一、全球经济失衡的形成原因(-)美国国内消费过度和储蓄不足导致经常项目巨额赤字长期以來,美国采収了依靠消费拉动经

2、济增长的战略,近年來这一政策収向被不断强化。2()世纪80年代,美国消费占GDP的比重为67%,2007年美国个人消费占GDP的比重上升至72%,家庭债务是可支配个人收入的133%o靠消费拉动经济并没有错,问题是美国储蓄率太低,美国新一轮的低储蓄率从1984年就开始了,到1999年降至2%左右的水平,并维持了长达6年,2005-2007年储蓄率均低于1%[2]。由于过度消费、储蓄不足,美国必须吸收国外储蓄以维持木国经济增长,从而形成巨大的经常账户赤字(Roubini,Setser,2004)[3]。在全球经济失衡形成的过程屮,低储蓄的美国形成了巨额贸易逆差,并使美元流出;高储蓄的亚洲经济体则

3、通过贸易顺羌将货物输入美国,并形成高额外汇储备,然示又通过购买美国国债等形式将所得美元回流美国,使国内过剩储蓄被美国使用,从而形成了美国与亚洲经济体特有的经济失衡结构。(-)亚洲经济体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催生了经常项目巨额顺差在经济起飞的过程屮,多数亚洲国家选择了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出口■投资拉动型”的增长模式成为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这一战略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抑制了国内的消费需求,形成了高储蓄和巨额经常项冃顺差。亚洲金融危机Z后,不少亚洲国家采取了谨慎的国际资木管理洁施,减少了从国际市场的借款额,大力扩大出口,积累更多的外汇储备,以提高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从而使国际收支

4、岀现了持续的盈余。(三)亚洲经济体国内储蓄率高于投资率使贸易顺差得以持续伯南克(Bemanke,2005)认为,全球经济失衡是亚洲过度储•蓄的结果,全球储蓄过剩是当前世界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⑷。根据国民经济核算原理,C+S二C+I+NX,其中C代表消费,S代表储蓄,I代表投资,NX代表净出1_1。上述公式可以变形为S-I=NXo这一等式表明,在开放条件下,一国投资与储蓄不必相等。当本国储蓄不足以支持本国投资吋,可以通过经常账八赤字的方法来以产品的净进口来满足国内资金需要,或通过吸收外国资木的形式补充国内资金的不足。当木FI储蓄超过国内投资需要时,则可以通过净出口带来外汇收入,再将外汇收入购买外

5、国金融资产,从而使国内的过剩储薔变成海外资产。因此,各国出现的经常账户的不平衡,实际上是资本从经常账户盈余国家流入赤字国家,为后者捉供融资。(四)石油美元的流向为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提供了资金支持21I比纪以来,国际石油价格-直居高不下,使俄罗斯、OPEC等石油出口国的收入激增。由于石油美元源源不断流入海湾国家及其他石油出口国,所以这些国家从來不为外汇储备短缺而发愁,相反,怎样使持有的石汕美元既安全乂增值才是他们最需要考虑的问题。石汕出口国大多国内的投资机会冇限,这就使得有相当一部分石汕美元流入美国寻找更人的盈利机会。而石油美元的回流使美国获得了更多的资本进口外国商品,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美国经常

6、项H赤字的不断扩大。如果石油出口国家把大部分石油美元用于国内投资或货物进U,使资金流出本国,最终重新回到工业化国家,这是有助于缓解国际收支失衡的。但实际情况却是石油出口国通过主权财富棊金、私人投资等方式把人部分石油美元用于购买逆差国的金融资产,这等于通过资金借贷方式为逆差国进行融资,从而支持了全球经济失衡的格局。(五)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是全球经济失衡的内在动因传统的国际分工是一国主要利用本国牛产耍索进行产品的牛产,而现代国际分工则是一国利用各国生产要素、而向世界市场进行产品的生产。在各种牛产要索中,土地、自然资源以及劳动力等低技术要索是难以流动的,而技术、品牌、专利等高技术要索是容易流动的。

7、过去20年间,美国等发达国家完成了低附加值制造业向发展屮国家的转移,相应地也就完成了牛•产能力乃至出口能力从高技术要素拥有国向低技术要素拥有国的转移,结果是发达国家对制造业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需要进口。由此来看,当前美国与亚洲经济体Z间的贸易不平衡,正是这种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下的必然结果。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使世界各国对其比较优势进行了重组,劳动密集型生产通常率先转移到劳动力成木较低的国家,使其拥冇了出口竞争相对优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