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问题的若干思考及对策

食品安全问题的若干思考及对策

ID:44674644

大小:29.5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4

食品安全问题的若干思考及对策_第1页
食品安全问题的若干思考及对策_第2页
食品安全问题的若干思考及对策_第3页
食品安全问题的若干思考及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食品安全问题的若干思考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食品安全问题的若干思考及对策——由三鹿奶粉事件所想到【摘要】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而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人体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国际上一些地区和国家频发恶性事件,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也相当突出。随着食品生产自然方式的减少,工业化比重的增加,食品被人们故意或非故意污染的机会正逐渐增加,而且随着国际贸易的口益发达,食品污染扩散的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危害之大(对人民身体健康,对国家经济影响),也是前所未有的。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先进的食品生产方式和较落后的食品生产方式并存,过去我们把较多的精力用在对较落后方式的食品生产经

2、营的监督管理上,而一系列国际上的食品污染事故说明,无论先进的生产方式还是落后的生产方式,都存在造成食品不安全的危险因素,但各自特点不同。而且食品不安全因素贯穿于食品生产的全过程,越是在起始阶段,所造成的危害越大。这些年,因食品安全问题屡亮红灯,人们血对琳琅满目的食品市场忧心忡忡,买肉类怕有“疯牛病”和病死猪,买鸡鸭鱼类怕有“禽流感”和含激素,买果蔬担心“转基因”和“农药残留”,买米血怕用了抛光矿物油或掺有增白剂;还有吊白块、苏丹红、“陈化粮”、“地沟油”、“工业盐”,以及孔雀石绿、福寿螺、有毒多宝鱼、红心鸭蛋、瘦肉精……媒体曝光的新闻几乎涉及

3、人们需耍吃的各种东西,让不少人陷入食品安全恐慌之中。社会现象苏丹红:3月4日,北京有关方面检测出亨氏中国某批号的辣椒酱中含有致癌物质“苏丹红一号”。此后,国家质检总局和工商总局紧急布置彻查工作,并在全国范围内追查“苏丹红一号”的源头,肯德基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受冲击。超碘奶:5月25日,浙江省工商局公布了近期该省市场儿童食品质量抽检报告,“雀巢”金装版成长3+奶粉被列入碘超标食品目录,北京等地又相继发现碘超标奶粉,很多地方责令企业收回超碘产品。变质奶:6月7日,郑州光明山盟乳业有限公司将“变质光明牛奶返厂加工再销售”的做法被河南电视台曝光。6月1

4、0日,《都市快报》报道称杭州出现光明“早产奶”;6月13H,《中国经营报》报道称上海市出现光明“早产奶”,光明牛奶陷入困境。孔雀石绿:7月,用于水产品养殖、可导致人体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化学制剂孔雀石绿在国内市场被发现。农业部下发了《关于组织查处孔雀石绿等禁用兽药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兽医和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三聚氧胺:10月,一种被非法加入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化工原料,在中国至少另600余名婴儿致病,4名死亡。质检局紧急在全国开展了婴幼儿配方奶粉三聚氧胺专项检查并公布阶段性检查结果,发现全国22家企业69批次产品检出三聚氧胺。问题

5、原因分析在今口的小国,遭遇有害健康的作假食品乃是口常生活的一部分:敌敌畏泡过的火腿、福尔马林泡岀的干货、硫磺熏白的蘑姑、病死猪肉做的肉松、孔雀石绿处理的水产品、加了漂白剂的米粉和粉丝……因为配方奶粉有问题而导致婴儿死亡的,也不是新闻,早在2004年就有十几名婴儿因为服用劣质奶粉而死亡。但是人们一向以为,这些不法行为乃是小企业、小商贩的专利,大企业、名牌企业生产的打着“QS”标志的正规产品总会比较让人放心的。这次有毒奶粉事件最让人震惊的,莫过于几乎所有的名牌国产乳业都未能幸免,那些曾经受人信任、引以为豪的民族品牌都暴露出了肮脏的面目,以至总理都

6、要斥责这些企业没有良心。往饲料、大豆制品、奶制品中掺三聚氧胺(美其名曰“蛋白精”)冒充蛋白质,做为一项公开的行业秘密,在国内已盛行数年,推销“蛋白精”的“生物技术”公司遍地开花,可见这个市场之大。国家质检总局不应该不知情。但是,去年美国宠物食品三聚氣胺事件把这个中国行业秘密在国际上暴露出来后,国家质检总局仍然认为这是在“打压和抹黑'中国制造',具有明显的政治背景和意图”,当时对国内各类食品包括奶制品的抽查结果,都号称没有发现三聚氧胺。据说由于人手不足,质检、工商管理部门平时不会主动执法,耍等有人投诉或媒体曝光才去“被动执法”。但是即使有人投诉

7、,他们也未必会重视。今年7月,有一名儿科医生发现三鹿配方奶粉导致多名婴儿肾衰竭,向国家质检总局投诉,国家质检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给的答复只有一句话:“请你向卫生部门反映此类问题”,一推了之。三鹿奶粉的问题在媒体上曝光后,国家质检总局在网站上删掉了这一投诉,声称在9月9日才从媒体报道知道三鹿奶粉的问题。企业的良心本来就靠不住。防止不良企业危害公众,本是质检部门的责任。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质检部门没有履行其职责,其至成为不良企业的同党。国家质检总局授予名牌企业“免检”称号,让它们享有不受检查的特权。即使在例行市场抽查中,发现名牌企业的产品有问题,依

8、照惯例也是不公布的,据称是为了保护民族品牌,只有小企业的产品才会上“黑榜”。一旦被国外质检部门发现从中国进口的产品有问题,国家质检总局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加以否认,声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