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阿Q正传(节选) (2)

10阿Q正传(节选) (2)

ID:44680269

大小:8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4

10阿Q正传(节选) (2)_第1页
10阿Q正传(节选) (2)_第2页
10阿Q正传(节选) (2)_第3页
10阿Q正传(节选) (2)_第4页
10阿Q正传(节选) (2)_第5页
资源描述:

《10阿Q正传(节选)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孔庆东解读《阿Q正传》《狂人日记》可能是最能代表鲁迅《呐喊》风格的。现代文学一开篇就是这样一篇字里行间都流淌着血泪的作品。我们有时候看一个作家的作品觉得很好,会不自觉地希望他沿着这个顺序、沿着这个样子写下去,但不能轻易地理解一个作家还有其他的侧面。看看《阿Q正传》,如果你不知道这是鲁迅写的,骤然遇到这样一部作品,也许有的人会怀疑:这是鲁迅写的吗?其实世界上的事情本来就是这样:表面上看上去不严肃的东西可能是最庄严的,因为人们很容易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如果你看《阿Q正传》前面的部分,你怎么看都觉得它太不正经了、太不严肃了。现在的语文课就是先告诉我们作家、时代背景,已经把这个调子给定下来了:哦,鲁

2、迅写的一部重要作品,而且还是他的代表作,一定有很深刻的思想意义,所以你就不去注意自己的第一反映了。我小的时候能看到的书不多,到处去找书看,借来看。这些书经常是不完整的,有的时候没头没尾,有的时候第一篇、好几篇都被撕去了,不知道作家是谁,没有任何介绍,经常只从一个情节开始入手看。如今回想起来这是一种偏得,因为我能够零距离的接触这本书,不知道他的时代背景,作家是谁,没有任何别人的旁白解说。多少年之后,我上了北大,学了文学史,讲到某一个作家写了某一篇作品,我怎么听老师讲,越讲我越熟悉呢,恍然大悟:啊,原来是孙犁写的那什么什么啊,原来是茅盾写的那什么什么啊,才知道原来我小时候都看过。这时候我才觉得,

3、人,赤裸裸的接近那个文学作品是多么好。我觉得良好的阅读文学的状态就应该类似,就凭你生命的本能去接近这个作品。如果在这种状态下你读《阿Q正传》你能直觉地感到这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那说明你的文学程度是非常高的。什么叫一个人有文学鉴赏能力?说他在文学方面造诣很高,不是看他是不是拿到中文系的硕士博士文凭、看他写过什么论文。这东西就像古董鉴赏家一样,我们说哪个古董鉴赏家水平高不是看他写了什么论文,而是你给他一件东西,他短时间内略一看,一敲就知道这东西是哪朝哪代的、值多少钱,这才叫功夫。可以说就叫做“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人必须得练出这种功夫来。作品背景   《阿Q正传》的产生背景是很有意思的。191

4、8年鲁迅写了《狂人日记》之后说“一发不可收拾”,写了一系列的小说,同时又写杂文。伟人嘛,从来就不规定自己应该干什么必须干什么,而是逮着什么干什么,这是伟人的一种表现状态。但它的反证不能成立,不能说逮着什么干什么的就是伟人。鲁迅就被到处请去写文章、写杂文,到处请去上课、做讲座,反正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如果跟他生活在一个时代的时候,你不会觉得这是一个伟人,你觉得他特别俗,长得又瘦又小,一个小老头,每天穿一黑胶鞋,冬天不穿棉裤,这一个人怎么是伟人哪?特别是今天他的作品印成一本一本很精美的书时,我们觉得好像很庄严,其实当时都发表在破破烂烂的报刊上。当时的印刷技术很差,有时候新的期刊一拿过来就散页了,那

5、报纸就是粗粗糙糙的。《阿Q正传》本来就发表在报纸上,而且也是连载小说。我们想到连载小说就会想到通俗小说、会想到市场文学、不严肃文学。我们回到文学的原生态中去。你不要在餐桌上看“这是玉米这是大米饭”,你回到田野里,到田野里你能不能分出各种植物来?这才是本事。大学者都不是在餐桌上来分辨东西的,你看看袁隆平,这么大的名气,天天在地里面走,穿个靴子。他要保持对研究对象的零距离接触。   就在1921年年底的时候,——1921年应该是“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达到高峰的一年,北京有一个著名的报纸的副刊,叫《晨报副刊》,《晨报副刊》上有一个专栏叫《开心话》。这和今天的报纸很相似了,我们今天的报纸有那么多的副

6、刊专栏,你想,一看到“开心话”就知道这是一个很俗的专栏嘛,写一些有意思的事,让读者一笑。我前几年曾经误解,觉得这编辑怎么这么低俗呢?后来这种情况多了,我就不反感了,原来人民群众需要这个,他们都想要开心话。后来我又想到鲁迅不就写过这些东西吗?原来在《开心话》这个栏目里依然可以写不开心的东西,那何必计较这个名目呢?就在1921年底北京这个《开心话》专栏每天都写这些开心的小玩笑的时候,有一天出现了一篇有意思的文章,就叫《阿Q正传》,而且这个作者署名叫“巴人”。鲁迅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署名鲁迅的,鲁迅的笔名有一百多个,考订鲁迅的笔名也是鲁迅研究中的一门具体的学问,到底哪个是鲁迅写的哪个不是鲁迅写的,这

7、都很有意思。《阿Q正传》的署名叫“巴人”,很多普通的读者就不知道这是周豫才先生写的,甚至他的一些朋友也不知道这是他写的。就看这个名字一般人就说“啊,这是一个四川人写的吧”。所以在《阿Q正传》发表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川渝的人士感到惴惴不安,以为是某个人在揭发自己的隐私,都在那想:这是谁干的呢?我干的这点事他怎么都知道了呢?很有意思。你看鲁迅6一开始写《阿Q正传》就非常合乎《开心话》的题旨,很合乎这个栏目的要求,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