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2)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2)

ID:44680839

大小:3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4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2)_第1页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2)_第2页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2)_第3页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2)_第4页
资源描述: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课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程标准】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并进一步认识“工官”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借助历史文献进行独立学习和探究的能力。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中所提供的历史文献和图片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大胆的想象、合理的历史推理和主动的探究。并尝试运用观察法、阅读法(包括历史文献、地图等)、访问法、调查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探究和思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知道我国古代的手工业生产历史悠久、成就

2、辉煌。从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我们伟大祖国与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和对科学的崇尚之情。【重难点突破】重点:掌握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难点: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可以适当地借助历史文献法和老师的讲解进行深入探究。 教学过程:导入:你知道中国英文名称CHINA的来历吗?说明了什么?英文单词china是瓷器的意思,读音来自“昌南”的读音,昌南即被称为瓷都的景德镇。说明古代中国的制瓷业特别发达,世界领先,因此瓷器成为中华文明的标志。 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开始从属于农业,主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原始社会

3、晚期,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脱离了农业,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发展阶段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周时期:主要生产青铜器,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田庄手工业)。手工业的经营形态经营形态管理方式产品流通方式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武器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不在市场流通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自主经营民间消费的产品在市场流通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剩余部分出售明代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又进一步发展为资本主义简单协作的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 一、田庄手工业1.田庄——

4、一个社会单元,一个相当完备的微型社会2.古代田庄经济的特点(1)田庄是地主依靠政治特权取得或兼并农民土地而形成发展起来的。(2)田庄里的劳动者为依附农民(3)田庄手工业主要是满足自身生产生活的需要,主要不是为了交换,田庄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 二、官营手工业——“工官”制度特点:特殊行业的垄断性;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不计成本和奢侈性;技术工艺的高超性;各种行业的封闭性;劳动者缺少积极性。 三、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一)织女的劳绩——纺织业的发展历程新石器时代:原始纺织业出现。    汉朝:技艺高超、提花技术。丝绸之路。  

5、  唐朝;规模大、分工细、品种繁多。    宋朝:棉纺织业发展。    明清(进入鼎盛时期):民营丝织业兴盛,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二)攻金之工——冶铸业1.冶铜技术新时器时代:出现小件青铜器。商周:繁荣(如司母戊鼎)。春秋至秦汉:广泛采用鎏金、镶嵌技术2.冶铁技术西周:已能制造铁器。战国:铁农具推广。东汉: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三)夺得千峰翠色来——陶瓷业的发展历程新石器时代:开始烧制陶器。从商朝到东汉:由陶向瓷过渡。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宋代:瓷窑遍布各地。明清:青花瓷、彩瓷、珐琅彩。瓷都—景德镇。 [课堂小结]概括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6、。(1)历史悠久、长期领先世界。(2)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官、私、家庭)(3)部门不断增多,分工日益细化。(4)技术不断进步。(5)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相应变化。 课堂讨论:为什么中国工业由古代领先世界到近代反而落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