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历史总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ID:44687995

大小:750.03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0-24

高考历史总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总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导学案1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一、五四运动(1919年)1.背景(1)政治基础: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促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根本原因)。(2)阶级基础: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工人运动发展。(3)思想基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道路,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以俄为师”,开始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4)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1919年初,一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政府向和会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德国在山东的

2、特权。但英、美等国操纵会议,拒绝中国的正义要求,并无理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巴黎和会打破了中国对列强的幻想。2.经过(1)第一阶段:学生为主力,中心在北京。(2)第二阶段: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中心在上海。3.结果:初步胜利(1)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2)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职务。(3)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4.影响(1)新式知识精英群体走上中国社会舞台。通过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式知识群体精英整体地、主动地出现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舞台上,成为一支无法忽视的巨大的力量,这充分展现了他们改造中国的主动意识、集体意识。

3、(2)近代民族国家意识逐渐觉醒。巴黎和会上列强对于日本侵略中国的要求予以满足的做法使接受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知识群体终于忍无可忍,最终以火山爆发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意识的形成对于后来中国的民族独立起到了巨大的保障作用。(3)对现代化的探索不断深入。五四运动从根本上说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其政治运动也是在近代思想文化的长期熏陶下自然发酵出来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无论是提倡文学革命,还是提倡思想启蒙,无论是提倡社会风俗变革,还是主张个性自由,都触及了西学东渐下的中国文化改造命题。5.特点革命性近代史上最早由学生、工人、商人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群众性学生、工人、商人

4、多个阶层参加,联合斗争爱国性维护中国主权,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成功性运动斗争的目标基本实现6.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1)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发挥领导作用。(2)新的思想潮流——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成为先进中国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3)新的精神面貌——彻底地反帝反封建。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4)新的觉醒——民族意识觉醒。五四运动中,各阶层广泛参加,相互支援,形成反帝反封建的强大力量。(5)新民主主义革命虽

5、然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但就其本质而言,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是因为当时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的任务仍是反帝反封建。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早期的斗争实践(1921—1923年)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背景:①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日益结合。②共产国际的帮助。(2)标志: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①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②中心工作: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③领导机构:成立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书记。(3)意义: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2.中共二大时间、地点1922年7月

6、,上海主要内容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决定加入共产国际,确认中共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意义制定了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3.工人运动:1922—1923年,中共领导了香港海员罢工,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二七大罢工)等。因工人阶级孤军奋战,基本上都失败。4.中共三大时间、地点1923年6月,广州主要内容接受了共产国际关于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进行合作的指示意义所确定的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使共产党活动的政治舞台

7、迅速扩大,加速了中国革命的步伐,为国民革命做了准备三、国民革命运动(1924—1927年)1.国共合作(1)背景:①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②1923年,中共三大确定了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方针。(2)标志: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3)影响: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国民革命运动高潮迅速到来。2.北伐战争(1)目标: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2)过程:1926年开始北伐,歼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往武汉。3.国

8、民革命失败(1)原因:①帝国主义干涉。②国民党右派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