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24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24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含解析)新人教版

ID:44688516

大小:166.2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4

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24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24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24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24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24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24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作业(二十四)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作业时间:  月  日1.《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这一规定(  )A.标志着中苏正式建立外交关系B.有利于新中国政权的巩固C.打破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D.加快了抗战胜利的进程答案:B 解析:1949年中苏建交,而1950年双方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故A项错误;根据条约的内容可知有助于抵制美国在亚洲的扩张,有利于维护新中国的政权,故B项正确;材料仅仅涉及政治方面的合作,并未打破西方国家的经

2、济封锁,故C项错误;抗日战争是1945年胜利的,与题目无关,故D项错误。2.下表是1950年至1956年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统计表。下表主要反映当时中国(  )——据《中国统计年鉴》(1982年版)A.打破了美国的经济封锁B.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C.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D.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答案:C 解析:图表反映出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国家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逐渐下降,不能体现与美国有了一定经济往来,打破美国经济封锁,故A项错误;材料表述的是对外贸易额的变化,不能体现国家工业发展状况,故B项错误;当时中国为应对两极格局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

3、义阵营对中国的敌视封锁,采取了倒向社会主义阵营的“一边倒”政策,故C项正确;建立计划经济体制与对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额下降无直接联系,故D项错误。3.1954年,中、苏、美、英、法等有关国家外长,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会议,讨论朝鲜问题与印度支那问题。中国在会议上积极活动,推动会议成功,提高了国际声誉。以下关于日内瓦会议说法正确的是(  )A.会议成功推动美国侵略者退出印度支那地区B.会议达成和平公约,推动朝鲜战争双方停战C.中国提出合理化建议推动印度支那问题和平解决D.会议直接促成中国与亚非国家兴起新的建交高潮答案:C 解析:会议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长达八年的殖民

4、战争,故A项错误;朝鲜战争结束是在1953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当日内瓦会议陷于僵局的时候,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展,故C项正确;中国与亚非国家兴起新的建交高潮是在亚非万隆会议后,故D项错误。4.“几百年来,亚洲问题主要是在亚洲之外决定,这种倾向现在还存在。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以后要忽视亚洲国家对它们自己或它们邻国的想法,将是不可能的。”尼赫鲁这番话的背景是(  )A.印度实现了独立B.日内瓦会议的召开C.万隆会议的召开D.不结盟运动的开始答案:C 解析:实现自身独立的印度并不能代表整个亚洲地区的实际情况,

5、故A项错误;日内瓦会议仍然主要是由世界五大国支配的,且其中依然存在着很强的霸权主义色彩,故B项错误;召开于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近代亚洲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为实现亚洲人民的自我决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故C项正确;不结盟运动正式兴起于1961年,它所针对的并不仅仅是亚洲,而是一场世界范围内的不结盟运动,故D项错误。5.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乔治·布什说:“这是一个丢脸的时刻,我感到极为失望。但任何人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虽然这可能是令人不快的,刚刚投票的结果实际上确实代表着大多数联合国成员国的看法。”这一说法是针对(  )A.亚非

6、会议的召开B.美国被迫从越南撤军C.中日邦交正常化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答案:D6.1972年,中美两国举行会谈。尼克松说:“是历史把我们带到一起来了”,“这种突破不仅将有益于中美两国,而且在今后的岁月中会有益于世界。我就是为此目的而来的”。这次会谈的成果直接促进了(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C.中国与日本的邦交正常化D.世界范围内冷战的结束答案:C 解析:这次会谈的成果是指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发表联合公报,与“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无关,故A项错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是在1971年,与1972年尼克松

7、访华推动的结果无关,故B项错误;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直接促进了中国与日本的邦交正常化,故C项正确;世界范围内冷战的结束是在1991年之后,与尼克松访华无关,故D项错误。7.1976年2月6日,新华社播发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先生和夫人于21日访华。8日,美国政府在新罕布什尔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尼克松的访华不会有什么政治上的后果,“普通公民能做这样一趟旅行是健康有益的”。中国政府发出这一邀请的最主要目的是(  )A.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发展进程B.促成中日关系正常化及两国建交C.试探美国时任政府奉行的对华政策D.打破美国遏制中国形成的外交僵局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