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6月月考试题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6月月考试题

ID:44691015

大小:284.6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4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6月月考试题_第1页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6月月考试题_第2页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6月月考试题_第3页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6月月考试题_第4页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6月月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6月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6月月考试题说明:本试卷分I、II卷两部分,将I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II卷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满分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1至7题为单选题;8至12为多选题,有的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物理学重视逻辑,崇尚理性,其理论总是建立在对事实观察的基础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2、B.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C.α粒子散射实验的重要发现是电荷是量子化的D.密立根油滴实验表明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2.对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分子平均动能也不一定大B.内能不同的物体,它们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可能相同C.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3.μ子与氢原子核(质子)构成的原子称为μ氢原子,它在原子核物理的研究中有重要作用,如图为μ氢原子的能级图。假定用动能为E的电子束“照射”容器中大量处

3、于n=1能级的μ氢原子,μ氢原子吸收能量后,最多能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则关于E的取值正确的是A.E=158.1eVB.E>158.1eVC.2371.5eV<E<2428.4eVD.只能等于2371.5eV4.有一段12cm长的汞柱,在均匀玻璃管中封住一定质量的气体,若开口向上将玻璃管放置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在下滑过程中被封气体的压强为(大气压强p0=76cmHg)()A.88cmHgB.82cmHgC.76cmHgD.70cmHg5.对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用p、V、T分别表示气体压强、体积和温度,则有()A.若T不变

4、,p增大,则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B.若p不变,V增大,则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C.若p不变,T增大,则单位体积中的分子数减少D.若V不变,p减小,则单位体积中的分子数减少6.某自行车轮胎的容积为V,里面已有压强为p0的空气,现在要使轮胎内的气压增大到p.设充气过程为等温过程,空气可看作理想气体,轮胎容积保持不变,则还要向轮胎充入温度相同、压强也是p0的空气的体积为()A.B.C.(-1)VD.(+1)V7.铀()经过、衰变后形成稳定的铅(),在衰变过程中,中子转变为质子的个数为( ).A.6个        B.14个 

5、      C.22个       D.32个8.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中的小雨滴呈球形是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B.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蜂蜡是晶体C.使未饱和汽变成饱和汽,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D.液体的饱和汽压与蒸汽所占的体积无关9.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曲线如图所示,根据该曲线,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有()A.核比核更稳定B.核的结合能约为14MeVC.两个核结合成核时释放能量D.核中核子的比结合能比核中的小10.氧气分子在0oC和100oC温度下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占总分子

6、数的百分比随气体分子速率的变化分别如图中两条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两条曲线下面积相等B.图中虚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小的情形C.图中实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在0oC时的情形D.图中曲线给出了任意速率区间的氧气分子数目11.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p-V图象,若其状态由A→B→C→A,且A→B等容,B→C等压,C→A等温,则气体在A、B、C三个状态时(  )A.单位体积内气体的分子数nA=nB=nCB.气体分子的平均速度vA>vB>vCC.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器壁的平均作用力FA>FB,FB=FCD.气体分

7、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次数是NA>NB,NA>NC12.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弯管,左管插入水银槽中,管内外高度差为h1,右管有一段水银柱,高度差为h2,中间封有一段空气.则(  )A.若大气压升高,h1减小B.若环境温度升高,h2增大C.若把弯管向上移动少许,则管内气体体积不变D.若把弯管向下移动少许,则管内气体压强增大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实验题(共16分把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13.(8分)(1)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用精湛的技术测量光电效应中几个重要的物理量,这项工作成了爱因斯

8、坦方程式在很小误差范围内的直接实验证据。密立根的实验目的是:测量金属的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频率ν,由此计算普朗克常量h,并与普朗克根据黑体辐射得出的h相比较,以检验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式的正确性。如图所示是根据某次实验作出的Uc-ν图象,电子的电荷量为1.6×10-19C。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