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集训5组合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新闻—高考题组(含解析)苏教版

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集训5组合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新闻—高考题组(含解析)苏教版

ID:44692499

大小:18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4

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集训5组合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新闻—高考题组(含解析)苏教版_第1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集训5组合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新闻—高考题组(含解析)苏教版_第2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集训5组合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新闻—高考题组(含解析)苏教版_第3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集训5组合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新闻—高考题组(含解析)苏教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集训5组合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新闻—高考题组(含解析)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集训5 组合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新闻——高考题组一、(2017·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材料一: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大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蔓延。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

2、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摘编自《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2017年4月5日新华网)材料二: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标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这种现象可以说屡见不鲜。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

3、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但是,这一方案即便再科学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

4、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当然,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进步,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形成合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前景

5、可期。(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2017年5月6日《人民日报》)1.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而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B.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C.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挫伤了他们分类的积极性。D.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解析:D 根据“材料二”“分类的目标和途

6、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可知本项错误。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5分)A.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民众的认知与实践情况作了统计;材料二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并提出破解之道。B.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C.生活垃圾既有资源属性,可以回收再利用,但也有污染属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D.针对一些地方

7、政府常以各种理由对垃圾分类工作拖延、观望的情况,《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E.《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发布,明确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规划,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解析:AE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评价文本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B项,“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说法错误,居民要做的是“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是针对政府的。且“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把材料二第二段“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一句

8、中的“影响”变换成了“制约”,语义夸大。C项材料一说“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从这一点来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材料二进一步明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