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ID:44692599

大小:52.44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24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150分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码粘贴处”。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

2、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3题(9分)中西戏剧观众的心态视角存在着很大差异。中西戏剧观众心态视角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中西戏剧的起源和形成过程不同。西方戏剧产生于祭奠,是宗教仪式的一个组成部分,始终带有宗教色彩。宗教仪式是庄重肃穆的,参加宗教仪式的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赞颂神的伟大,在观看表现神的伟绩的戏剧时,同样怀着崇敬的心情。这时,戏剧演出处在一种精神上的高位置,观众处在一种精神上的低位置,观众的心态视角是仰视的。后来的戏剧虽然脱离了祭奠的宗教气氛,但这种仰视的心态视角

3、却带着祭奠仪式的痕迹保留了下来。中国戏曲的形成过程是多种娱乐样式的综合。宗教祭奠仪式对它的形成影响并不大,相对于西方戏剧的形成渊源来说,它本质上是一种娱乐手段,而且,它对多种娱乐手段综合的过程同时也是娱乐性加强的过程。人们去瓦肆看戏就是为了娱乐,自然在心理上处在高位置,去俯视处在低位置的戏曲。后来的戏曲中也有具有宗教意味的神仙道化剧,但它完全没有西方戏剧初期的庄重神圣的宗教氛围。这种形成渊源上的差异,影响了中西戏剧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的差异,影响了戏剧在正统文艺中地位的差异,这些都加强了观众的心态视角的差异。观众心态视角

4、和戏剧的悲喜色彩的选择倾向有着密切的联系。观众心态视角的差异使得戏剧的悲喜色彩倾向不同。反过来,戏剧悲喜色彩的不同又加强了心态视角的差异。西方人推崇悲剧的重要原因是悲剧肃穆的气氛,和作为戏剧渊源的宗教祭奠的庄重气氛最接近,都是用仰视的心态视角。中国戏曲观众喜欢看喜剧。这和戏曲形成时的娱乐滑稽传统有着直接的联系,其中反映出的俯视心态也是与之一脉相承的。同样是看悲剧,中西戏剧观众的心态视角也不相同。中国戏曲悲剧冲突带有鲜明的伦理批判倾向。冲突的基础是两种截然相反的伦理道德。西方悲剧不管是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都是人

5、对于其强大的对立面,即命运、社会、性格所做的奋力挣扎反抗。如俄狄浦斯之于命运,哈姆雷特之于性格,斯多芒克之于社会,但他们最后都以毁灭告终。中国戏曲悲剧中的主人公往往是弱小善良的老百姓,尤其是有不幸遭遇和无辜受冤的女性。而西方悲剧的主人公多是高贵、威严、有强大力量的帝王将相、贵族富人、神人英雄等。由此可见,中国戏曲的悲剧是把观众推在高高的道德伦理的评判席上,让观众俯视这些可怜的无辜的弱者,进而对这故事、人物做出道德评判。而西方悲剧的观众仰视着台上那些比自己更有力量的主人公在命运、性格、社会面前做拼死抗争,却仍逃不脱失败的

6、结果,进而产生了“惧怕和怜悯”,从而使观众感情得到“净化”。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戏剧从业人员的地位及戏剧在正统文艺中的地位都受到了戏剧形成渊源的影响。B.西方悲剧的观众仰视心态与戏剧形成期人们参加宗教仪式的心态是一脉相承的。C.中国戏曲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娱乐手段,其形成过程是多种娱乐样式综合的过程。D.观众心态视觉、戏剧悲喜色彩、戏剧形成渊源联系密切,互为影响,互相强化。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观众从心态上的高位置去俯视演出,西方观众则从心态上的

7、低位置仰视演出。B.西方戏剧始终带有宗教色彩是因为戏剧作者总是怀着崇敬的心情赞颂神的伟大。C.中国戏曲形成过程呈多元性、娱乐性特征,宗教祭奠仪式对其形成影响并不大。D.具有宗教意味的中国神仙道化剧,完全没有西方戏剧初期的庄重神圣的宗教氛围。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戏曲观众俯视的心态视角既针对戏曲本身,也针对戏曲主人公。B.美好事物毁灭遂成悲剧,如善良百姓无辜蒙冤、高贵王子最终落难。C.中国戏曲侧重于伦理批判,西方戏剧则侧重于人对其对立面的反抗。D.西方悲剧中主人公对命运、社会、

8、性格的抗争使观众感情得到净化。答案1.D(无中生有,戏剧形成渊源与前两者没有“互为影响,互相强化”的关系)2.B(强加因果,“西方戏剧始终带有宗教色彩”的原因应该是“西方戏剧产生于祭奠,是宗教仪式的一个组成部分。“戏剧作者”应为“参加宗教仪式的人们”)3.C(张冠李戴,两个分句的主语分别应为“中国戏曲悲剧”和“西方悲剧”)(二)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