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第1部分第2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2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教学案鲁教版

2020版高考地理第1部分第2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2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教学案鲁教版

ID:44702215

大小:2.75 MB

页数:22页

时间:2019-10-25

2020版高考地理第1部分第2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2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教学案鲁教版_第1页
2020版高考地理第1部分第2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2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教学案鲁教版_第2页
2020版高考地理第1部分第2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2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教学案鲁教版_第3页
2020版高考地理第1部分第2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2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教学案鲁教版_第4页
2020版高考地理第1部分第2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2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教学案鲁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地理第1部分第2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2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教学案鲁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最新考纲考法指南核心素养大气的受热过程。高考对本节内容的考查主要以等压线图为载体,考查有关风力、风向等问题,或运用大气受热原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多以选择题形式呈现,如2017·全国卷Ⅰ·T9~10。1.综合思维:通过实例分析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2.地理实践力:根据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说明局部地理环境的特征及形成原因。知识点一

2、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1)大气的组成及作用大气成分作用干洁空气N2地球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O2人类和一切

3、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CO2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O3能吸收太阳紫外线,对地球生物起保护作用水汽产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固体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大气的结构:垂直分层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问题。代号名称温度变化与人类的关系A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最密切,云、雨、雪等天气现象均发生在本层B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气流以水平增加运动为主,利于高空飞行;臭氧层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C高层大气随高度增加气温先降低再升高存在电离层,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重要作用[特

4、别提醒] (1)对流层的平均高度为12千米。低纬度地区气温高,对流强烈,可达17千米~18千米。高纬度地区仅8千米~9千米。(2)从近地面到高空,大气密度逐渐减小,气压逐渐降低,水汽、尘埃含量逐渐减少。2.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读太阳辐射与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示意图,回答问题。(1)大气的热源①根本来源:A太阳辐射。②直接来源(近地面大气):B地面辐射。(2)两大过程①地面增温:大部分A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②近地面大气增温:地面以B地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使近地面大气增温。(3)两大作用①

5、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代号名称起作用的大气成分特点①吸收作用臭氧、水汽和二氧化碳有选择性②散射作用空气分子和细小尘埃部分选择性③反射作用云层和较大尘埃无选择性②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主要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同时大气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将大部分热量以C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考法1 通过简单示意图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1.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大气中(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D.出现雾霾,会导致

6、④在夜间减少B [从图中可以看出,①是大气吸收太阳辐射,②是大气吸收地面辐射,③是地面吸收太阳辐射,④是大气逆辐射。臭氧层破坏,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臭氧吸收紫外线)减少,故A项错误。二氧化碳浓度降低,空气对地面长波辐射的透明度提高,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减少,故B项正确。可吸入颗粒物增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故C项错误。出现雾霾天气,大气逆辐射增强,故D项错误。][规律方法] 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解读时应注意的三个问题(1)大气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实现了受热过程,

7、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2)自近地面向上,大气获得的地面辐射逐渐减少,因此近地面大气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3)大气逆辐射在白天和夜晚都存在,而且白天比晚上还要强烈,最强时为大气温度最高时,即午后两小时(14时)左右。影响大气逆辐射的因素主要有:空中的云量多少,大气的洁净度、干燥度。一般情况下,云量越多、空气越浑浊、湿度越大,大气逆辐射越强。考法2 以生产实践为切入点考查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2017·全国卷Ⅰ)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

8、,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2~3题。2.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3.该地寒冷期(  )A.最低气温高于-16℃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首先分析图中四条曲线代表的地理事物,然后结合选项内容对图中信息进行分析。2.B 3.C [第2题,双层覆膜技术因

9、两层覆膜中间有空间,因此具有保温作用。由图可知,①②气温高于③④,因此①②为膜内平均气温,丰雪年,对太阳辐射反射强,因此气温低,枯雪年气温高,代表枯雪年气温日变化的为②曲线。第3题,C对:根据图中①②两条曲线可以看出,积雪的多少影响了膜内温度的日变化。A错:该题的统计数据是“平均气温”,因此不能确定该地寒冷期最低气温高于-16℃。B错:图中曲线③④基本平行,说明积雪的多少并没有明显地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