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12氮及其化合物训练检测

新课标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12氮及其化合物训练检测

ID:44705787

大小:416.6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0-25

新课标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12氮及其化合物训练检测_第1页
新课标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12氮及其化合物训练检测_第2页
新课标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12氮及其化合物训练检测_第3页
新课标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12氮及其化合物训练检测_第4页
新课标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12氮及其化合物训练检测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12氮及其化合物训练检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点12 氮及其化合物    [题组一 基础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O2溶于水生成HNO3,所以NO2是HNO3的酸酐B.雷雨天气可以产生硝酸,会给人类带来危害C.氮元素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所以氮气也很活泼D.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氮气答案 D解析 HNO3的酸酐是N2O5,A错误;雷雨天气产生的硝酸是少量的,少量的硝酸是有好处的,会与土壤中的某些不溶的盐反应,生成硝酸盐,硝酸盐是氮肥,有利于植物的生长,B错误;氮气的性质比较稳定,C错误。2.下列装置用于进行指定实验时,能达到实验目的

2、的是(  )A.用装置甲制备氨气B.用装置乙除去氨气中少量水C.用装置丙收集氨气D.用装置丁吸收多余的氨气答案 D解析 装置甲中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A错误;氨气能与浓硫酸反应,B错误;装置丙中只有气体的流入口,没有气体的流出口,C错误;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非常大,被水吸收时容易产生倒吸的现象,装置丁可以防止倒吸,D正确。3.有一种盐X和NaOH反应,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Y经过一系列氧化之后,再溶于水可得到一种酸Z,Y与Z反应又可以生成X,X为(  )A.NH4NO3B.NH4ClC.(NH4)2SO4D.(

3、NH4)2CO3答案 A解析 NH4NO3与NaOH反应生成NH3(气体Y),NH3被氧化生成NO,NO被氧化生成NO2,NO2与水反应得到HNO3(酸Z),HNO3与NH3反应生成NH4NO3。4.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L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mol·L-1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A.60mLB.45mLC.30mLD.15mL答案 A解

4、析 由题意分析反应过程中的转化关系:HNO3NO2、NOHNO3由此可知Cu失去的电子全部转移给了O,2CuO2,则n(Cu)=2n(O2)==0.15mol。根据Cu2+→2NaOH得n(NaOH)=2n(Cu),故V(NaOH)==0.06L=60mL。5.某溶液中含H+、SO、NO三种离子,其中H+、SO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7mol·L-1和2mol·L-1。取该溶液20mL,加入3.2g铜粉,加热使它们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  )A.0.75LB.0.336LC.1.5LD.0.4

5、48L答案 A解析 根据溶液中阴、阳离子电荷守恒:c(NO)=c(H+)-2c(SO)=7mol·L-1-2×2mol·L-1=3mol·L-1。20mL溶液中:n(H+)=0.14mol,n(NO)=0.06mol,n(Cu)==0.05mol。3Cu + 8H+ + 2NO===3Cu2++2NO↑+4H2O0.05mol0.133mol0.033mol比较Cu、H+、NO的物质的量可知,反应中H+、NO过量,Cu全部反应。n(NO)=n(Cu)=×0.05mol=mol,V(NO)=mol×22.4L·m

6、ol-1≈0.75L。6.某同学仿照喷泉实验原理在实验室里做了一个“喷烟实验”。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烧瓶中分别装入X、Y两种无色气体,胶头滴管中盛有含酚酞的NaOH溶液,实验时将胶头滴管内的液体挤入甲烧瓶中,然后打开弹簧夹,便可看到甲烧瓶中的导管喷出白色的烟,同时甲烧瓶中的溶液颜色逐渐变浅最后褪为无色。则X、Y分别为(  )A.NH3和HClB.HCl和NH3C.SO2和HClD.NO和HCl答案 A解析 要想产生“喷烟”现象,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形成压强差,二是两种气体反应会生成白烟,排除C、D项。甲中溶液

7、颜色发生变化,结合题给条件“胶头滴管中盛有含酚酞的NaOH溶液”可知,甲中气体显碱性,即X为NH3,故Y为HCl,A正确。7.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一个容积为15mL的试管充满NO2后,倒置于一个盛水的水槽中,当试管内液面上升至一定高度不再变化时,相同条件下再通入O2,若要使试管内液面仍保持在原高度,则应通入O2体积为(  )A.3.75mLB.7.5mLC.8.75mLD.10.5mL答案 C解析 根据3NO2+H2O===2HNO3+NO知,15mL的NO2生成的一氧化氮的体积是×15mL=5mL。通入氧气

8、时,一氧化氮与氧气发生反应4NO+3O2+2H2O===4HNO3,液面上升。当NO与通入的氧气恰好反应时,溶液充满整个试管,此时通入的氧气体积为×5mL=3.75mL,使试管内液面仍保持在原高度,继续通入与原NO等体积的氧气即可,故通入的氧气的体积=5mL+3.75mL=8.75mL。综上所述,故C项正确。8.无色的混合气体甲,可能含NO、CO2、NO2、NH3、N2中的几种,将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