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训练10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新课标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训练10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ID:44705877

大小:66.16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0-25

新课标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训练10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_第1页
新课标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训练10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_第2页
新课标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训练10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_第3页
新课标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训练10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_第4页
新课标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训练10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训练10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点训练10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题组一 基础小题]1.(2019·皖南八校联考)太平天国曾颁布法令:“凡朝中大小官员,觐见天王、东王需行三叩九拜大礼;……王、侯、相等乘轿各按等级,不得逾越……见王轿而不行回避者,斩首不留。”这些规定反映出(  )A.太平天国实行法治B.太平天国建立天王专制C.农民政权趋向封建化D.其不具备反封建的性质答案 C解析 “觐见天王、东王需行三叩九拜大礼”“王、侯、相等乘轿各按等级,不得逾越”“见王轿而不行回避者,斩首不留”,这些法令是在强化上下尊卑的等级制度,这说明农民政权已经

2、趋向封建化,故C项正确。太平天国没有实行法治,故A项错误;“王、侯、相等乘轿各按等级,不得逾越”“见王轿而不行回避者,斩首不留”等体现不出天王专制,故B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封建的性质,故D项错误。2.(2019·北京顺义区月考)太平天国后期,在洪仁玕呈送给洪秀全的《资政新篇》稿本中,洪秀全共写下31条批语,除4条有所保留外,其余都写上“是”或“此策是也”。由此可以推断(  )A.洪秀全的施政纲领发生根本改变B.《资政新篇》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C.太平天国的命运将因此由衰转盛D.洪秀全希望重振太平天国答案 

3、D解析 材料中的“其余都写上‘是’或‘此策是也’”,表明洪秀全希望采纳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措施,来重振太平天国,故答案为D项。A项说法绝对,故A项错误;《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没有反映农民阶级的要求,故B项错误;《资政新篇》迫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故C项错误。3.(2019·江苏南京调研)英国人密迪乐向太平天国将领提出进行鸦片贸易的主张,遭到严厉拒绝。后英国特使又就《南京条约》中的“条约权利”向太平天国提出要求,被置之不理。这说明太平天国领导者(

4、  )A.认清了资本主义侵略的本质B.具有朴素的独立自主思想C.反侵略成为运动的主要目标D.初步形成了近代外交理念答案 B解析 太平天国领导人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本质还缺乏认识,甚至还抱有幻想,缺乏应有的警惕,故A项错误;由材料“进行鸦片贸易的主张,遭到严厉拒绝”可看出,太平天国不承认清朝与列强签订的条约,这都说明太平天国在外交上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故选B项;材料中太平天国没有把斗争矛头指向列强,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太平天国尚无成熟的外交政策,故D项错误。4.(2018·江苏如皋调研)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太

5、平天国的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激烈抗争,以追求自己的理想。但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不可能单凭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条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这一观点旨在强调(  )A.太平天国缺乏可行的革命纲领B.农民阶级担负民主革命任务C.太平天国的失败缘于时代局限D.封建制度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答案 C解析 “但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不可能单凭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条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说明由于生产力水平因素,导致太平天国失败,可见太平天国的失败缘于时代局限,故C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不缺乏革命纲领,故A项错误;B、D两项不符合

6、材料主旨,排除。5.(2018·安徽六安一中期末)“在戊戌变法期间,金田起义常被康有为借来作为迫使皇帝变法的力量;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和因争权夺利而导致分裂火并的反面教训。”材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A.搅乱了社会政治制度B.促进了政治变革进程C.改变了封建生产关系D.实现了资本主义理想答案 B解析 题干信息表明太平天国运动对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即太平天国运动影响了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故B项正确。A项中的“搅乱”错误;C项与太平天国运动无关;D项本身说法错

7、误。6.(2019·甘肃静宁一中月考)下表为1901~1905年中国留日学生人数统计表。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年份19011902190319041905人数266727105824068000A.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B.科举制度的废除C.政府教育政策的变化D.革命运动的高涨答案 C解析 实业救国思想要反映投资民族资本主义以挽救民族危亡,和题意无关,故A项错误;科举制废除于1905年,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901年,为维护清王朝统治,派遣留学生是清末新政的重要内容,故选C项;材料和革命运动的高涨无关,故D

8、项错误。7.(2019·江苏苏州调研)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章太炎在东京《国民报》上发表《正仇满论》,指出:“夫今之人人切齿于满洲而思顺天以革命者,非仇视之谓也”,1903年又在《苏报》上发表《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认为“载湉小丑,未辨菽麦”。这说明章太炎(  )A.主张反清革命B.反对民主共和C.提倡保皇立宪D.支持君主立宪答案 A解析 由题干中的“今之人人切齿于满洲而思顺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