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底斯岩浆弧中段古近纪_双峰式_火山岩的地质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冈底斯岩浆弧中段古近纪_双峰式_火山岩的地质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ID:44709459

大小:183.4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5

冈底斯岩浆弧中段古近纪_双峰式_火山岩的地质特征及其构造意义_第1页
冈底斯岩浆弧中段古近纪_双峰式_火山岩的地质特征及其构造意义_第2页
冈底斯岩浆弧中段古近纪_双峰式_火山岩的地质特征及其构造意义_第3页
冈底斯岩浆弧中段古近纪_双峰式_火山岩的地质特征及其构造意义_第4页
资源描述:

《冈底斯岩浆弧中段古近纪_双峰式_火山岩的地质特征及其构造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2卷第2期Vol.22No.2沉积与特提斯地质SedimentaryGeologyandTethyanGeology2002年6月Jun.2002文章编号:100923850(2002)0220080204冈底斯岩浆弧中段古近纪“双峰式”火山岩的地质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谢云喜,勾永东(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区域地质调查所,四川成都610213)摘要:冈底斯岩浆弧中段的西藏措勤县中卢古地区古近纪火山岩十分发育,岩石类型以基性端元和酸性端元火山岩为主,中性火山岩十分少见。基性火山岩相对富集不容元素及REE,其源区所处构造部位较深,为受地壳物质混杂的过渡型幔源区;酸性火山岩则为地壳物质重熔的产

2、物,形成的构造环境为岛弧夭折期的初始裂谷。关键词“:双峰式”火山岩;地球化学;构造环境;古近纪;冈底斯岩浆弧中图分类号:P588.12文献标识码:A在1∶25万区调措勤幅南东部的中卢古地区,发该套火山岩岩石变质程度低,多数属绢云绿泥育一套古近纪火山岩,属前人所称“茶里错群(E1-2石变质带。火山岩成层性较好,为向北倾的单斜层,cl),为冈底斯岩浆弧中段新生代火山岩的主要组成倾角平缓,为10°~20°。火山岩的“双峰式”特征明3940部分。其Ar/Ar同位素年龄值为56.25Ma左右,属显,下部以玄武质火山岩为主,次为基性火山岩,为3940始新世。该套火山岩为两次热事件的产物,具“双

3、峰浅水裂隙式火山喷发的产物,岩石的Ar/Ar同位式”火山岩特征。笔者从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成素年龄值为56.25Ma;上部为流纹质火山岩,其岩性分的特点出发,对火山岩的成因及形成环境进行了单一,风化色调均一、醒目,呈褐黄色,出露位置相对初步探讨,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冈底斯陆缘火山岩较高,多沿高海拨的山顶零星分布,为水下点式火山3940浆弧的地质特征提供了新的依据。喷溢的产物,岩石之Ar/Ar同位素年龄值为39.9Ma。1地质概况据区调结果表明,该套火山岩与区域上的茶里措勤中卢古地区位于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的错群火山岩特征有明显不同,据其岩石的形成年龄中段,古近纪火山岩广布,占基岩出露

4、面积的75%,及相关地质特征,应将该套“双峰式”火山岩归入林该火山岩系在区域上不整合覆于大套中酸性、酸性子宗群,是其在横向上向西火山喷发环境有所变化火山岩(E1)之上,延伸不连续,集中分布于措勤县中的特殊产物。卢古地区,向北西、南东方向仅零星见及。2岩石学特征区内构造线方向为北西西向,火山岩延展方向与之平行,表现出火山喷发活动主要受区域性断裂火山岩岩石类型主要为熔岩,少量火山碎屑岩。控制。且主要由基性及酸性火山岩组成。收稿日期:2002203212100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2.1基性火山岩岩的特征。基性火山岩的岩石类型有橄榄玄武岩、橄榄粗岩石系列主要为钙碱系列,部分基性岩属拉班玄

5、岩及少量玄武安山岩、玄武质岩屑凝灰火山角砾系列(图2)。岩等。玄武岩普遍具斑状结构,杏仁或气孔构造,基酸性火山岩以富K2O为特征,其K2O/Na2O大质具间隐结构。斑晶矿物有拉长石、橄榄石及少量于1,最大达25。而基性、中基性火山岩以富钠为特角闪石、辉石,其中橄榄石斑晶仅保留假象,大多蚀征。从Si2O含量与总碱量关系看(图1)酸性火山岩变为绿泥石、硅质物等。多数岩石中可见斜长石斑的线性关系较基性火山岩明显,二者在形成过程中晶呈长条状、针状构成菊花状聚斑。[1]均发生过分异作用,表明区内存在两次岩浆热事玄武质火山角砾岩,具火山角砾结构,火山角砾件(56.25Ma,39.97Ma),两

6、次岩浆事件熔岩的源区由玻基橄榄玄武岩及橄榄玄武岩组成。占60%左深度不同。右,粒度一般为0.3~1.5cm,呈不规则形态。3.2地球化学特征2.2酸性火山岩1.稀土元素特征酸性火山岩的岩石类型主要为流纹岩,次为英火山岩岩石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均为轻稀土富集安岩及流纹质岩屑凝灰火山角砾岩。流纹岩及英安型。基性火山岩较酸性火山岩轻稀土富集程度略有岩均具斑状结构,基质具霏细结构、珍珠结构、嵌晶不同,二者配分曲线区别较大。酸性火山岩的“Eu”结构,流动构造及束状构造。部分流纹岩具球粒结谷明显,为轻稀土分馏明显,重稀土分馏不明显,其构,球粒直径为0.1~2.5cm,个别达5cm,球粒中发-6岩石

7、的ΣREE为(10.91~297.76)×10,δEu为育同心纹或放射纹。流纹质岩屑凝灰火山角砾岩,0.39~0.74,表明岩石源于地壳;而基性火山岩稀土仅局部出现,呈似层状,火山角砾成分单一,主要为配分曲线“Eu”谷较明显,曲线为向右倾斜的稀土分流纹岩,角砾粒度为3~5mm,呈不规则形状,占约馏明显型,具岛弧向板内碱性玄武岩过渡的特征,岩65%,为接触式胶结。-6石的ΣREE为(120.99~205.86)×10,变化范围较酸性火山岩窄,δEu为0.79~1.0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