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区域重要生态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湿地、森林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学案

高考地理复习区域重要生态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湿地、森林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学案

ID:44710423

大小:1.38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0-25

高考地理复习区域重要生态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湿地、森林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学案_第1页
高考地理复习区域重要生态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湿地、森林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学案_第2页
高考地理复习区域重要生态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湿地、森林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学案_第3页
高考地理复习区域重要生态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湿地、森林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学案_第4页
高考地理复习区域重要生态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湿地、森林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复习区域重要生态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湿地、森林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节 区域重要生态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湿地、森林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最新考纲考法指南核心素养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以区域图文材料、示意图为载体,侧重考查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的生态作用,破坏后的危害及保护措施。如2018·全国卷Ⅰ·T37,2018·全国卷Ⅱ·T9~11,2017·全国卷Ⅰ·T8,2016·全国卷Ⅲ·T36,2014·全国卷Ⅰ·T7~9。1.综合思维:综合分析湿地、森林等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评价人类的开发、破坏带来的不利影响,掌握合理开发、保护的措施。2.人地协调观:充分认识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意义,规范人类的

2、开发活动,树立正确生态保护观。[教材内案例]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1.湿地概况(1)定义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被浅水覆盖的土地。(2)类型①自然湿地: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等。②人工湿地:水库、稻田等。(3)湿地的功能功能美称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资源“资源的宝库”提供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生命的摇篮”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天然空调机”涵养水源,调蓄洪水“天然水库”净化水中污染物质“地球之肾”为各种野生动物生长、栖息、繁殖提供条件“鸟类的乐园”2.湿地资源问题(1)表现(2)原因①自然原因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演化的过程,

3、如沉积物的长期积累会自然充满湖泊,失去湿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②人为原因近代人类活动的干预,极大地加速了湖沼消亡的过程。湿地消亡的人为因素见下表:人类因素类型导致的结果土壤侵蚀导致入湖泥沙量大增围湖(海)造陆使湖沼和海滨滩涂面积剧减,乃至消失环境污染造成入湖营养物增加,使湖沼内藻类与水草丛生,也就是人为加速了富营养化过程大量引水灌溉河流的截流改向使水量减少,有些湖沼在几十年内就明显缩小、变浅,直至完全干涸3.湿地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为例读洞庭湖变迁示意图,回答问题。19世纪初洞庭湖水系图   20世纪中期洞庭湖水系图(1)洞庭湖湿地对长江流域的重

4、要价值①维持生物多样性;②旅游观赏价值;③调蓄洪水;④航运;⑤提供农副产品。(2)洞庭湖面积萎缩的原因①②影响:湖泊调蓄功能下降;水旱灾害频繁;生态系统破坏。(3)湿地保护措施长江流域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湖;移民建镇还湖;平垸行洪;疏浚河道。[教材外案例]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1.森林的现状及作用(1)分布及现状①分布:―→→②森林的现状:急剧减少,多数地方的原始森林破坏殆尽。(2)森林的作用。①经济价值:重要的自然资源。②生态价值: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具有强大的生态作用和环保功效。不同区域森林的生态功能有差异。地区主要生态功能丘陵、山地涵养

5、水源、保持水土干旱、半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沿海地区阻挡海风、保护农田城市美化环境、减弱噪声、调节气候交通线两侧美化环境、减弱噪声、吸烟除尘、净化空气(3)森林破坏的后果导致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2.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地球之肺(2)绿色水库(3)基因宝库3.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雨林的生态优势(2)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作用,土壤很贫瘠。②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地上植被最容易遭到破坏。③雨林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丧失,雨林生态系统很难恢复。4.

6、亚马孙雨林被毁的原因、开发计划、影响与保护(1)雨林被毁的原因(2)开发计划与影响(3)雨林的保护措施[轻巧记忆] “七字法”记忆森林的生态功能[案例探究流程]森林、湿地是两大重要的生态系统,又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环境资源,但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导致其生态功能受损,从而影响了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对此类问题的分析,应遵循以下思维流程。考法1 结合区域图分析,考查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1.(2018·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

7、(下图)。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解析] 第(1)题,由材料信息分析可知,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说明地形平坦开阔。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而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形成内流河,说明该地区气候较为干旱,降水较少,蒸发旺盛。第(2)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