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美国与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教学案

高考地理复习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美国与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教学案

ID:44710571

大小:1.40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0-25

高考地理复习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美国与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教学案_第1页
高考地理复习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美国与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教学案_第2页
高考地理复习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美国与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教学案_第3页
高考地理复习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美国与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教学案_第4页
高考地理复习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美国与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教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复习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美国与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教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4节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美国与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最新考纲考法指南核心素养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以区域图、区域农业发展等图文材料为载体,考查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方向、措施。如2017·全国卷Ⅰ·T36,2017·全国卷Ⅲ·T36,2016·全国卷Ⅱ·T1~2,2015·全国卷Ⅱ·T2~3,2015·全国卷Ⅰ·T36,2014·全国卷Ⅱ·T37。1.区域认知:定位区域位置,熟知区域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发展条件。2.综合思维:结合区域特征分析区域农业发展的特点、布局状况

2、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3.人地协调观:联系区域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探寻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树立科学的农业发展观。[教材内案例] 美国的农业生产美国本土农业分布图1.美国农业生产条件(1)自然条件①气候: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水热条件配合较好。②地形:中部是广阔的平原,地势平坦开阔。③土壤:肥沃(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④水源:有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提供充足的水源。(2)社会经济条件①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经济效益对农业区域专门化起决定性作用。②完整而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有利于农产品的流通和出口,促进了生产区域专门化的发展。③国家政策与法规等。[

3、特别提醒] 区域农业发展条件评价:既要分析优势条件,又要找出制约因素。优势条件或制约因素一般包括位置、自然条件(地形、气候等)、资源、交通、产业基础、政策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可确定区域产业发展方向。2.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1)含义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2)划分依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3)美国农业带(区)的划分(结合美国本土农业分布图)农业带位置区位条件①乳畜带东北部及五大湖沿岸气候湿冷,适于牧草生长;市场巨大(人口众多、城市密集)③玉米带中部和北部地势平坦、土壤肥

4、沃,降水集中、热量充足②小麦带中部(冬小麦)温带大陆性气候,土壤肥沃、地势低平北部(春小麦)④棉花带35°N以南、亚热带作物带以北土壤肥沃,光热充足⑥畜牧和灌溉农业带西部山区地形以山地、高原、山间盆地为主,气候干旱(4)意义充分发挥农业自然资源优势,更好地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和农业装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3.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背景由于过度垦荒和破坏植被,引发“黑风暴”。(2)有益尝试①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等。②制定了一系列保护耕地和农业生产环境的政策、法规和计划,推广农业新技术,采取了许多因地制宜、切合实际

5、的对策措施。[教材外案例] 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1)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2)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3)自然条件①气候②地形:包括高原、平原和山地,利于农业多种经营。③土壤:黑土、黑钙土广布,有机质含量高,利于农业生产。(4)社会、经济条件:工业基础良好,交通发达,人口密度较低。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1)主要农业生产区域的划分依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2)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农业区分布主要产品类型耕作农业区

6、A松嫩平原,B三江平原,C辽河平原玉米、大豆、小麦和水稻等作物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D大兴安岭,E小兴安岭,F长白山①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松、蒙古栎、白桦等②特产主要有人参、鹿茸、苹果梨、柞蚕茧、苹果等畜牧业区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三河马、三河牛、东北红牛3.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1)地位①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②三江平原是我国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2)突出特点①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②地区专业化生产。4.农业发展的方向(1)东北农业发展出现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类型问题原因对策耕地水土流失和黑土

7、退化严重、土地沙化、盐碱化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持水土,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湿地,增施有机肥等林地、草地林地、草地的比重下降,草场退化加剧沼泽地沼泽地减少,湿地环境破坏其他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灾害频繁(2)农业发展遵循原则①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②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3)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农业区域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平原区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①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②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

8、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③建设绿色食品基地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①强化人工草地建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