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石的形成说课

卵石的形成说课

ID:44711169

大小:40.0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5

卵石的形成说课_第1页
卵石的形成说课_第2页
卵石的形成说课_第3页
资源描述:

《卵石的形成说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0卵石的形成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本次说课的题目是《卵石的形成》。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几个部分对本课教学展开说明。一、说教材《卵石的形成》是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主要指导学生认识地球表面常见的地形及其变化的原因,属于小学课程标准中“地球与宇宙”中的范畴。本课以卵石为研究对象,教材围绕“卵石是从哪里来的”这一问题让学生经历“认识卵石—质疑成因—分析资料—试验研究—得出结论”这样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二、说学情六年级学生对生活中的自然现象,特别是对岩石的风化、崩塌,水流对岩石的搬运作用和磨圆作用一知半解,但

2、六年级学生好胜心强,求知欲、表现欲突出,这为他们探究自然的奥秘提供了良好的认知前提,这也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契机。三、说教学目标:1.通过指导学生认识卵石的形成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岩石的风化、搬运、磨圆等地质作用。认识流水的力量、重力对地表变化的作用。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3.形成喜欢大胆想象,爱提问的科学态度。四、说教学教法:教法:为了达成本课教学目标,教法上,我选择了引导发现法为主,兼顾探究法。通过老师的“引”,引导学生自觉独立思考,而探究法是利用一定的实验器材,对科学现象进行模拟再现,从而达到更深层次的认识。学法:学法与教法是相对的。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

3、观察、思考、讨论、猜想、实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学生通过观察,大胆想象,讨论交流后,动手实验得出相应结论。学生参与科学实验活动,获得自主体验。五、说教学重难点:知道高山上的岩石由于风化作用崩落下来,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受到水的冲刷和相互磨擦、碰撞而形成了卵石。六、说教学准备:1.水槽(水)、燃烧钳、酒精灯、玻璃片、玻璃杯、碎砖;2.能反映河道上、中、下游岩石分布情况的图片;能反映上游山体风化现象的图片。3七、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卵石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学生观看完图片

4、后,让学生描述卵石的特点,然后老师告诉学生:这种石头叫做卵石。卵石不分大小,都形似鸟卵,光滑圆润。(二)学习新课<1>、启发学生思考卵石的成因  1.课件出示河道上、中、下游的卵石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卵石采集地的环境特点:发现卵石出现在水边。  2、播放上游、中游、下游各地段环境的课件。让学生边看边思考:河流上游、中游、下游的岩石各有什么特点?分布有什么规律?学生通过观察完成表格:位置特点上游个大有棱角中游个儿中等比较光滑但是不圆下游个儿细小表面光滑圆润从上游到下游石块越来越小,形状越来越圆结合表格,向学生提问:河道里的卵石是从哪里来的?卵石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2>、认识岩石的风化 1、

5、让学生阅读教材并观察课件图片:A山体松动温差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导致山体松动。昼夜、夏冬的温差,会使岩石表面与内部胀缩不均,岩石会产生裂缝。B山体裂缝:雨水对岩石的破坏作用会使山体裂缝。指导学生认识:岩缝中的水在冬季结冰时,会使岩缝增大。关于水结冰时体积膨胀的问题,教学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例如水结冰时能把玻璃瓶、水管胀裂等)。C树根胀裂:植物对岩石的破坏作用,主要讲了根的生长,可以使岩石的裂缝进一步加深、扩大。2、为了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温差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造成了山体松动,我安排了一个实验。学生实验验证得出:由于冷热的作用,岩石各部分由于胀缩不均,内部结构就会受到破坏,岩石表面就会

6、产生裂缝。(用岩石做实验,用时较长,效果不明显。教学时,我选用玻璃片做实验,效果较好,学生能较好的理解温差对岩石的破坏作用)3、了解气温、水、植物对岩石的破坏作用以及实验验证之后,带着学生3进行简单的综合:气温、水、植物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叫做风化作用。高山上的岩石,经过长期的风化,有的表面会成粉状,有的会产生纵横交错的裂缝,有的会崩塌,滚下山坡,落进山谷中的河道里。  提问过渡:高山上崩塌、滚落到河道中的岩石,怎么会变成光溜溜的卵石呢? <3>、认识河水的搬运、磨圆作用1、提出问题讨论: (1)下大雨或暴雨的时候,降到山坡上的雨水很快就流到河里,你认为河道中的岩石会怎样? (2)河道中的岩

7、石有大有小,有轻有重,都受到水的冲击,结果会有什么不同吗?2、学生讨论,汇报后,引导学生做碎石在河道中磨圆的模拟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推测岩石在搬运过程中是怎样变成卵石的?实验得出结论:流水是有力量的,所以河水对河道中的岩石、泥沙有一种搬运作用,从上游往中下游搬运。河水越多、流速越快,搬运力量越大。大的、重的石块,搬运的距离比较近;小的、轻的石块,就被搬运到很远的地方。3.综合以上观察、思考、实验,师生共同描述卵石是怎样形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