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月意象的审美意义

古诗词中月意象的审美意义

ID:44711639

大小:12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5

古诗词中月意象的审美意义_第1页
古诗词中月意象的审美意义_第2页
古诗词中月意象的审美意义_第3页
资源描述:

《古诗词中月意象的审美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9卷第4期doi:10.3969/j.issn.1671-914X.2010.04.074双月刊2010年7月古诗词中月意象的审美意义张辉12,胡静(1.襄樊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湖北襄樊441050;2.襄樊市第一中学,湖北襄樊441000)摘要:文学意象是作家的主观体验与外界的客观物象撞击的产物。月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在中国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诗文的内容。月在古代诗词意境的构造上广泛而多样,其审美意义表现为时空美、情爱美、喻义美。本文试图通过对古诗词中月意象审美意义的分析,来领略诗歌创作的多样化艺术风格和鲜明个性特色,

2、领略古诗词给我们带来的美好享受。关键词:中国古诗词;月意象;时空美;情爱美;喻义美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14X(2010)04-0074-03意象在最初只是一个哲学概念。比如,《周易》道《从军行》)。唐诗中有“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中的意象就是利用八卦图象演绎人生福祸的一种暗夜吹笛”(王维《陇头吟》)的啜泣诉说,有“可怜闺里示或象征。后来,意象逐渐被文艺评论家借用,用于月,长在汉家营”(沈全期《杂诗三首·其三》)的绵藐对诗歌及其他文学艺术进行美学评论和美学研究。深沉,有“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比如,《文心雕龙》中就已经有“独照之匠

3、,窥意象而龄《从军行七首》)的悲凉凄婉。运斤”的说法。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特别是诗歌同时,唐代诗人又发展了边塞诗,特别是盛唐时作品中那些蕴涵特殊意境的能让读者得之言外的艺期的诗人,赋予边塞诗更博大、阔远、浑融、丰腴、完术形象,是作家的主观体验与外界的客观物象撞击满的意境,给人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有“秦的产物。[1]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的雄浑苍茫,有“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一、月意象的时空美(高适《塞上听吹笛》)的开朗壮阔,有李白“明月出天月亮与人能共存于同一时空,能使不同时空的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的浩渺闲雅,有王昌龄人心心相印

4、。例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从军行七《水调歌头》)通过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首》)的雄心忧患。月作为一种语言形象,把环境点缀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突破了时间的局限;成了苍茫悲壮的边塞风情,也把边塞这个特征性地“千里共婵娟”,打通了空间的阻隔,把彼此分离的人理上的物理空间转化成了艺术上的心理空间。结合在一起。“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二、月意象的情爱美《望月怀远》)通过明月,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诗中人不尽的思念,遥隔天涯的远人,此时也在对月相思,用诗人笔下的月常常与悲欢离合的情感相联系。明月反衬出深远的寄托。特别在

5、运用月亮所营造的魏人曹丕早有了“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边塞意象中,“边塞”、“明月”、“关”之间存在着一种央”的诗句,南北朝时谢灵运也有“明月照积雪,北风内在性质的制约,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因而劲且哀”等哀愁的诗句,唐诗中有孟浩然“风鸣两岸边塞诗的创作往往离不开“明月”与“关”的塑造。早叶,月照一孤舟”(《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的凄恻孤在唐代以前就有“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徐陵寂;王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关山月》)“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王褒《关山夜望月》)的蕴藉深沉;白居易“共看明月应垂泪,一月》)和“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

6、。”(卢思夜乡心五处同”(《望月有感》)的潸潸泪下……月意收稿日期:2010-03-25作者简介:张辉(1970-),男,湖北南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学。74古诗词中月意象的审美意义象的情爱审美表现为。征》)———征夫之情。“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1.骨肉分离之情:骨肉之情是人与生俱来的情园心。”(杜甫《秋兴·其一》)“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感,是所有感情之中最伟大的、永恒的一种情感。当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宦客之情。“不亲人分离无法相聚时,借月抒怀是古诗词常用的手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张若虚《春江花段。“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

7、女,未解忆月夜》)———游子之情。“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痕干。”(杜甫《月夜》)杜甫被安史叛军捉住,送到沦(李白《子夜吴歌》)———思妇之情。[3]陷后的长安,失掉自由,生死未卜,望月思亲,悄然动借明月以思乡怀人最著名的是李白,在李白的容,神驰千里,借月亮来表达对妻儿的思念,饱含深诗词中,可以找出他借月抒发思乡怀人的大量诗句:情,感人肺腑。“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