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第2讲城市化课时冲关新人教版

(新课标)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第2讲城市化课时冲关新人教版

ID:44712351

大小:583.4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5

(新课标)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第2讲城市化课时冲关新人教版_第1页
(新课标)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第2讲城市化课时冲关新人教版_第2页
(新课标)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第2讲城市化课时冲关新人教版_第3页
(新课标)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第2讲城市化课时冲关新人教版_第4页
(新课标)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第2讲城市化课时冲关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第2讲城市化课时冲关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讲 城市化(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测控导航考点题号城市化的特点与进程1、2、3、5、6、7、1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8、9、10、11、12、13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某区域聚落的空间发展示意图”,回答1~2题:1.下列图中信息,不能反映城市化进程的是(  )A.聚落数量的变多B.城镇规模的扩大C.交通线密度的增大D.耕地面积的减少2.图中发展成为城镇的村庄的区位优势主要表现在  (  )A.位于区域的中心B.位于河流的沿岸C.位于干、支流的

2、交汇处D.位于平原地区解析:1.D 2.C 第1题,城市化进程表现为城镇增多,城市规模扩大,交通网络愈加发达,但耕地面积的减少可能是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不一定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结果。第2题,图中城镇位于河流出山口处的干、支流交汇部位,交通便利,最易发展成为城市。  (2018·河北衡水模拟)在不同的城市发展阶段,城市居住区空间结构具有不同的模式。读图,回答3~5题:3.图中①②③曲线代表的城市依次是(  )A.东京 纽约 伦敦B.东京 伦敦 纽约C.伦敦 纽约 东京D.伦敦 东京 纽约4.促进城市进入低密度弥漫型城市居住模式的主要原因是(  )

3、A.制造企业外迁B.家庭汽车普及C.城市人口剧减D.城市经济衰退5.②城市从低密度弥漫型城市居住模式逐渐演化成另一种新的城市居住模式的时间约在(  )A.1950~1960年之间B.1960~1970年之间C.1970~1980年之间D.1980~1990年之间解析:3.A 4.B 5.C 第3题,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化起步时间最早,故伦敦早期的城市人口数量最多,对应曲线③;东京城市化进程最快的阶段是二战以后,对应曲线①;纽约城市化比伦敦晚比东京早,对应曲线②。第4题,中、上层阶级居住在郊区,而贫民、蓝领居住在中心城市及内层郊区,反映出

4、郊区环境较中心城区好,故制造业在该阶段并未外迁;由此也说明中、上层阶级仍需回中心城区办公,即中、上层阶级搬迁至郊区后的生活成本上涨,这反映了城市经济呈良性发展。城市握手建城区和郊区,据图可知在低密度弥漫型城市居住模式时,中、上层阶级只是搬迁到近郊和远郊区,并未离开城市行政范围之外,故该阶段只是城市人口在城市内部的分布出现分化,而非城市人口数量剧减。家庭汽车普及,使中、上层阶级摆脱有轨交通的束缚,从而能在城区和郊区之间自由往返,形成工作在城市,生活在郊区的低密度弥漫型城市居住模式。第5题,低密度弥漫型城市居住模式阶段的城市人口并未减少,甚至有增加

5、;因此纽约这类特大城市人口数量减少时,就意味着城市发展进入到下一个阶段。读图可知,纽约人口减少的时间出现在1970年至1980年间,即纽约在1970年至1980年进入到新的城市发展阶段。  城市化水平滞后程度=(城市化率-工业化率)/工业化率,其值为正说明城市化发展水平领先于工业化水平;其值为负说明城市化发展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读表,回答6~7题:地区城市化率(%)工业化率(%)甲86.325.2乙37.841.4丙44.956.0丁67.849.36.城市化水平滞后最严重的地区是(  )A.甲B.乙C.丙D.丁7.甲代表的省区最可能是(  

6、)A.北京B.贵州C.四川D.广东解析:6.C 7.A 第6题,城市化水平滞后程度=(城市化率-工业化率)/工业化率,其值为正说明城市化发展水平领先于工业化水平;其值为负说明城市化发展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计算可知,丙地城市化水平滞后最严重。第7题,甲城市化率高,工业化率低,可能是北京。而贵州、四川和广东各省的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相差不大。故选A。  (2018·福建福州半期考)下图为1986~2015年我国某城市市民主要出行方式变化图。读图,回答8~9题:8.近年来市民出行方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产业布局B.交通拥堵C.居民素质D.生活

7、水平9.近年来市民出行方式变化趋势对该市地理环境产生的主要影响可能是(  )A.大气质量改善B.河道水质净化C.空间结构优化D.地域范围扩大解析:8.B 9.A 第8题,从图中看近年来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为公共交通比重上升,小汽车比重先上升后下降,主导因素是交通拥堵;产业布局和居民素质对人们出行方式影响较小;生活水平提高,小汽车比重增加。第9题,从图中可看出近年来小汽车比重下降,汽车尾气排放量减少,城市大气质量得到改善;交通运输方式的转变对河道水质、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地域范围影响不大。  (2018·江西赣州四校联考)下图为我国城市街道建筑物分布

8、图。读图,回答10~11题:10.专家设计的城市街道两侧建筑物的分布有利于缓解城市(  )A.交通拥堵B.热岛效应C.住房紧张D.大气污染11.实施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