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形态与城市微气候的关联性研究_丁沃沃

城市形态与城市微气候的关联性研究_丁沃沃

ID:44712494

大小:575.5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5

城市形态与城市微气候的关联性研究_丁沃沃_第1页
城市形态与城市微气候的关联性研究_丁沃沃_第2页
城市形态与城市微气候的关联性研究_丁沃沃_第3页
城市形态与城市微气候的关联性研究_丁沃沃_第4页
城市形态与城市微气候的关联性研究_丁沃沃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形态与城市微气候的关联性研究_丁沃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城市设计与研究URBANDESIGNANDSTUDIES城市形态与城市微气候的关联性研究112丁沃沃胡友培窦平平1研究背景价包括了微气候的物理指标、人的感知摘要/对城市形态与城市外部空间微气候之间进行关联性研究,提炼了城市肌理形态、城市化进程导致了我国大量的城市舒适度指标和城市室外空间空气质量城市肌理体量单元等概念,及热舒适度、风规模剧增、建筑密度加大且高度提升。的指标等。1980年代开始,在可持续舒适度和呼吸性能3个舒适性指标,同时为这种建设产生的城市物质空间形态完全发展概念的引导下,西方学界开始关注城市肌理优化提出了街区整合度、建筑群离改变了自然地貌条件,产生了有别于自城市形态与城

2、市微环境之间的关系。随散度、建筑朝向指标和体型系数3组指标,然气候的城市微气候(Microclimate)。着研究的展开,调节城市物质空间形态为城市街道空间优化提出了街道贴线率和街近年来随着对大城市微气候问题认识的以改善城市的微气候环境,逐渐成为城阔整合度2组表述指标,并提出亟待解决的逐渐深入,城市微气候与城市形态之间市设计与研究的目标。一般在同等城市相关问题。[1-3]存在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已经被确立。规模的情况下,城市的集中式形态可以关键词/城市形态城市微气候舒适度由于城市微气候的问题是由城市物质空缩短城市交通距离,减少交通能耗和碳城市设计[4]ABSTRACT/Basedonstu

3、dyofthe间的集聚方式而引起,因此学界非常排放,然而高密度的城市易于引发城市interrelationshipbetweenurbanpatternand关注城市形态和城市微气候之间的对应的热岛效应和降低城市的排污能力。作urbanmicroclimate,thispaperfirstproposes关系,设想通过适宜的城市设计构筑良为共识,研究的核心首先是探索城市形theconceptsofUrbanTextureandVolumeUnit,andelaboratedthemicroclimateindex好的城市外部空间。态与城市微气候环境内在联系。城市形intoThermal

4、Comfort,FluidComfortand在单体建筑设计中,根据环境的适态与城市微气候的研究属于交叉学科研Breathability.Then,thestudyextendsthecurrentindexforStreetIntegrationIndex,宜性进行建筑设计的传统由来已久,例究,主要涉及到建筑学、大气科学与环BuildingComplexScatteringIndex,Orientation如传统地域建筑不仅在建造方式、建筑境科学,且后两者在研究方面的进展远andVolumeIndex,DistancetoPropertyLine形态甚至建筑语言方面和当地的气候条远超

5、前于建筑学在此领域的研究,确切Index,andUrbanBlockProfile.Finally,the[5]studyurgesfutureexplorationsonQuantifiable件相适应,而且建筑之间的组合方式乃地说,建筑学研究的介入相对滞后。MappingofUrbanTextureandDigitalMapping至聚落形态的构成也与地域的气候条件尽管如此,建筑师在设计实践中通过处TechnologyonUrbanPhysicalSpace.KEYWORDS/urbanpattern,urban相吻合。当今,可持续、绿色、节能等理具体的城市外部空间问题,也取得了m

6、icroclimate,comfort,urbandesign概念成了建筑设计的核心价值观,所以一些研究成果并积累了一些经验。他们尽管先进的结构技术与材料充分解放了的城市设计实践证明了通过调整建筑的建筑的形体,而地域气候和建筑节能规组合方式来改善城市空间的自然气候条范对建筑的形体与材质仍然予以了制件是可行的。约。表面上看这些规范在一定程度上限基于探索城市设计方法的思考,本定了建筑师对造型的畅想,实际上正是文试图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梳理,探讨城这些规范给建筑师提出了有价值的形式市形态及其元素与城市微气候的关联问题,从而赋予设计工作更多的意义。性。鉴于城市形态要素非常复杂,城市相比之下,在城市

7、设计领域中,虽然人形态和城市微气候的关联性探讨应该包们认识到城市设计应当考虑城市微气候括3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理清影响城市的因素,但是至今尚没有从改善城市微微气候的城市形态要素,界定建筑与城气候环境的视角对室外空间形态构成提市设计学科的研究切入点和范围;其次,出规范性要求。由于城市微气候质量的评价不仅限于物作者单位:1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210093)文中所涉及的微气候主要是指城市理指标,因此要进一步梳理和明确各项2剑桥大学建筑系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