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习作3》

四下《习作3》

ID:44712788

大小:34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25

四下《习作3》_第1页
四下《习作3》_第2页
四下《习作3》_第3页
四下《习作3》_第4页
四下《习作3》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下《习作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三一、教学目标:1.读懂例文《红豆、黄豆我来分》,了解主要内容及事情的前因后果。2.明白习作内容源于生活,乐于体验生活,善于观察生活的重要性。同时了解记事要有顺序、有重点、写具体。3.根据习作要求,写好一件自己生活中新发现的事。二、教学重点:学生灵活运用已学过的祖国语言把自己在生活或学习中的一件发现的事真实地、生动地写下来。三、教学难点:学生能有顺序、有重点地把自己发现的一件事具体地写下来。四、教学评价设计:1.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相结合。2.评价策略多元化:小组内生生互动,倾诉自己的新发现,打开素材。向倾听者描述自己新发

2、现这件事的细节,当时的语言,动作、神态,评价是否诉说了有趣得发现,是否有顺序、生动、具体。对习作通过自评、互评、师生共同赏析等评价策略共同提升。五、教学准备:教师:1.教师设计“我的新发现”调查问卷。见附表:“成长的烦恼”调查问卷。2.预先选好比较有代表性的学生习作。3.生活中的现象制成的图片。课前采访的录像。学生:学生认真思考,完成调查问卷六、教学课时:两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节一、作前指导_______观察体验,激活愿望(一)谜语导入,板书课题1.大家喜欢猜谜语吗?下面咱们就来猜一猜:“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说的是什么?(眼睛)那“东一片,西一

3、片,隔座山头不见面。”说的又是什么?(耳朵)是呀,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对灵巧的耳朵。只要我们用好这两件宝,每天都会有许多新的发现。2.板书课题:我的新发现(二)开拓思路,选好素材师:现在就来咱们比一比、看一看谁的眼睛最亮、耳朵最灵。1.看单幅图片,说发现。   出示以下内容的图片。   (冬天,玻璃窗上结满了晶莹的冰花;秋天到了,枫叶变红了;夏天,小狗热的把舌头伸出来喘气;乡村的道路越来越宽了,农民的房屋越来越气派了。。。。。。) 2.看系列图片,说发现。师:同学的眼力太棒了,现在我们看多幅图。请你在看完一组图片后说出过程,并且说出你的发现。    出示

4、“鸡蛋浮上来了”系列图片九幅,学生练说。   指名说,评议。   3.师:真不错,你们都拥有一双慧眼。课前,老师采访了一些同学,看看他们都发现了什么。(播放老师课前采访的录像)   4.从刚才的图片和录像中,你知道这些发现主要来自哪里?(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师:我们的发现来自于自然,来自于生活,所以我们更要细心观察周围的一切,这样我们的作文才有内容可写。5.出示习作要求,明确范围。   你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了哪些感兴趣的问题?你是用什么办法找到答案的?请把你的新发现写下来。  6.交流问卷调查表,请拿出你的问卷调查表看一看,想一想:你的发现那件事或那个场景,回忆当时最

5、想说的是什么。(教师参与、倾听)   (1)分组交流所得。请根据交流情况对问卷调查表再修改,重点修改第两栏。(2)组织全班交流,评议。     (三)学习例文,迁移写法 1.你们的发现真的丰富多彩。材料选好了,还要想想怎样写得有顺序、有重点,怎样把发现的过程表达具体。大家先看看书上的习作例文《红豆、黄豆我来分》。2.生自读,思考:(1)小作者写的是一件什么事情?她发现了什么?(2)想想小作者是怎样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好“分豆”经过的?事情的起因——红豆和黄豆混在一起(发现问题)   事情的经过——在分豆时的新发现(探究问题)   事情的结果——巧妙地分开了豆子(解决问

6、题)  (3)小作者是怎样把过程写具体的?3.交流上述问题,引导归纳写法(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肯定,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1)按事情发展顺序写,重点写得是发现的过程。 (2)小作者巧妙地借助动作和心情描写把她的发现写得具体有趣。4.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交谈,我们知道了记事要有顺序,知道了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可以把作文写具体。环节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四)变通例文,启迪点拨1.这次习作时,我们可以像例文这样——点击“思路一”。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先写清楚所发生的事情,再点出自己的发现,最后写出“发现”带给自己的感受。2.出示

7、例文的另一种写法。轻轻读读,你有什么发现?哈哈!用了不到20分钟,一盆混合豆就被我巧妙地分开了,连奶奶也直夸我聪明能干呢!那是今天中午发生的事情。……所以当茶几受到震动时,掉在地上的大部分就是黄豆了。   这个办法真好!3.师:小作者一开头就通过“哈哈……聪明能干呢!”写出自己的兴奋,一下子就吸引了读者。这样的写法与原文不同——点击“思路二”。先写出“发现”带给自己的喜悦、惊讶、兴奋等感受,再回过头写“发现”的过程。4.小结:写这篇作文时,我们可以自由选择一种思庄路。写时,一定要做到有顺序,有重点,通过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把作文写具体。(五)激励引路,动笔习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