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今追昔_探悉甘肃经济发展战略

抚今追昔_探悉甘肃经济发展战略

ID:44715090

大小:372.4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5

抚今追昔_探悉甘肃经济发展战略_第1页
抚今追昔_探悉甘肃经济发展战略_第2页
抚今追昔_探悉甘肃经济发展战略_第3页
抚今追昔_探悉甘肃经济发展战略_第4页
抚今追昔_探悉甘肃经济发展战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抚今追昔_探悉甘肃经济发展战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1卷第2期甘肃科技Vol.31No.22015年1月GansuScienceandTechnologyJan.2015抚今追昔,探悉甘肃经济发展战略*滕海峰(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兰州730070)摘要:通过对甘肃曾经繁荣和快速发展的三个重要历史时期的简要回顾,探讨了不同历史时期促使甘肃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即古丝绸之路时期,甘肃依托陆路区位优势和重要的战略地位而发展繁荣的贸易业;建国初期因国家实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国家政策向西部倾斜,甘肃因而得到了长足发展;而改革开放初期甘肃的快速发展则主要

2、归因于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通过对这三个重要历史时期的回顾,从中得以启示,提出甘肃发展商贸流通业的思路,并从制度创新、国家政策、差异化战略、后发优势等方面为这一思路的实现,提出甘肃今后发展中应当着重关注的领域。关键词:甘肃省;历史回顾;商贸发展战略中图分类号:F752.7甘肃地处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处,1甘肃经济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及分东临陕西,西连新疆、青海,南靠四川,北与蒙古人析民共和国和我国宁夏、内蒙古自治区接壤,是我国1.1古丝绸之路时期甘肃经济简要回顾及分析东中部

3、地区和远西北地区连接的枢纽,古丝绸之路中西经济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考古发现早在公的必经之地,也是第二大陆桥的重要通道。元前2000年时就已有交往。中国的养蚕业可追溯到在古丝绸之路繁荣时期,甘肃经济在全国经济6~7千年前,汉唐以来丝绸织造是当时国家经济结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到近代,尤其改革开放逐构重要的支柱产业,丝绸是主要的外贸商品。公元2步深化过程中,甘肃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差距日世纪,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拓通了中国与亚欧大陆间益拉大,甚至与西部各省市的差距也在逐步拉大,的贸易之路,建立了中国与中亚、

4、西亚、南亚和欧洲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通过对甘肃曾经地中海沿岸的丝绸贸易关系。在其后的1700多年间,繁荣和快速发展的三个重要历史时期的简要回顾,中国的丝绸大量通过此路运往西方,故被称为”丝绸探讨了不同历史时期促使甘肃快速发展的重要原之路”。它既是壮观的中西贸易商道,又是最辉煌的因:即古丝绸之路时期,甘肃依托陆路区位优势和人类”文化运河”。促进了彼此间经济、技术和文化的重要的战略地位而发展繁荣的贸易业;建国初期因交流。古丝绸之路东端起自关中的渭水流域,即古都国家实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国家

5、政策向西部长安,向西沟通中亚、西亚和欧洲,西向陆路是中外贸倾斜,甘肃因而得到了长足发展;而改革开放初期易和交往的主要通道,与东部沿海地区关联不大[1]。甘肃的快速发展则主要归因于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甘肃处于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且境内绝大策,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通过对这三个重要历史部分区域为古丝绸之路贸易场所和交通要道,因而时期的回顾,希望今天的发展能够从中得以启示。从某种意义上,甘肃是汉唐时代最开放的地区,是早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期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敦煌一词具有好型社

6、会过程中,重新审视甘肃以资源密集型工业“敦,大也,煌,盛也”(取盛大辉煌之意)的内涵,同发展战略,并针对更为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及商贸时,敦煌又被称为“善国神乡”,是中西方文化、经济流通业的特点,提出逐步发展壮大商贸流通业的思交流的都会,按照今日的说法是“开放的窗口”,“开路。并从国家政策、差异化战略、后发优势等方面为放的前沿”,即可以看出那时的繁荣以及在世界经济这一思路的实现提出了值得关注的领域。*基金项目:甘肃省2013年社科规划项目《兰州新区为区域空间结构优化提供的机遇及对策研究》(13YD10

7、7)及2014年度甘肃社会科学学术活动基金会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2甘肃科技第31卷中的地位,甘肃至今所保留的各种古代文化遗产便强了甘肃和外省的经济联系,并把兰州从地理中心反映了当时的辉煌灿烂与兴旺发达。变为重要的交通枢纽[2]。可以说,通过“一五”和“三但到16世纪由于东部海运的逐渐兴起,我国的线”建设,使甘肃经济的总体实力有了显著提高,在经济重心由内陆移向了沿海,中外交流的主要通道较短时期内改变了原有的农耕经济主导型产业结由西向陆路改为东向海路,古丝绸之路逐渐衰落,构,建立起了具有一定特色的、门

8、类比较齐全的现甘肃在世界经济和中国国内的经济地位逐渐下滑,代工业体系,产业结构也迅速改变。1952年,甘肃远远落在了世界发达地区和中国沿海发达省市的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65.02%、12.99%、21.后面。99%,1978年演变为20.40%、60.31%、19.29%。产业面对曾经辉煌的历史以及今日处于世界经济结构的改变得益于工业的高速增长,工业增长就成发展末端的境况,有何感想?直观的看,曾经的西向为提升第二产业比重的强有力因素。1952年到1978中外交流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