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经 》对人生的启示

《 易经 》对人生的启示

ID:44716347

大小:2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5

《 易经 》对人生的启示_第1页
《 易经 》对人生的启示_第2页
《 易经 》对人生的启示_第3页
资源描述:

《《 易经 》对人生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易经》对人生的启示-人要服老,不要认老凝聚着中国古圣先贤古老智慧的《易经》,曾长久地被误解为一本算命的书。那是由于《易经》源自远古,又是以一些虽然简单但很难记住的符号所组成,所以大多数人很难读懂,只好敬而远之。而某些略知一二的人,则利用《易经》去算命。实际上,《易经》是一部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宝典。孔子解开这个密码以后,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两千五百多年。孔子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把《易经》整理出来,为《易经》做了《十翼》(也称《易传》),把《易经》从一本用来占卜的书,提高为宣扬哲理的书。而这种哲理是完全可以在日常生活当中真正实践的。孔子不但读《易经》,而且他还体会到,每个人的

2、一生都是在画自己的卦。“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一生分成两个阶段,一个是四十岁以前,一个是五十岁以后。所以孔子讲了一句话,说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还搞不清楚自己是干吗的,大概这一辈子也就算了。一个人四十岁以下,让他上达很难,只能叫他下学。四十岁以上的人才有办法上达。上达什么?上达天命。孔子最后综合成一句话,六个字,叫做“尽人事,听天命”,五十岁以前要“尽人事”,排除万难,不管别人说会不会成功,应该做的,你就全力去做。可是到了五十岁以后,有这个成功的命,自然会成功,没有的话,不强求。第二个是“有朋自远方

3、来,不亦乐乎”,这就是“三十而立”的成果。一个人到三十岁,跟所有人来往都有了基本的原则,不乱来,朋友才会乐意跟你交往,才会一有时间就大老远地来看你。这个原则是什么?就是要将心比心,站在朋友的立场来想事情,不能只顾自己,不想别人。“四十而不惑”的成果是什么?是“人不知而不愠”。“愠”就是小小的生气。因为你对自己的原则已经不惑了,可是别人会惑,人家会说:“你干吗这样子?”遇见这种情况,你一点都不必生气,因为别人没有办法了解你,你生气做什么?“五十而知天命”对应哪句话?叫做“发愤忘食”。人不能小时候就发愤忘食,因为那时候志向没有定下来,原则没有定下来,更因为那时也没明白自己这

4、辈子是来干什么的。只有当你知道这一辈子要做什么的时候,才可以发愤忘食地全心全意去做。这个时候不能再计较了,更没有什么可犹豫的了。“六十而耳顺”的成果,孔子用四个字,叫做“乐以忘忧”。乐以忘忧,是说要把所有的忧愁都当做乐趣来看:这件事对别人算是忧愁,但是对我就是乐趣,因为这是我要做的事情,这就是我的命。一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当中,还有忧,还有惧,还有虑,还有很多阻碍,就是表示自己还没有发愤忘食,还没有全力以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成果,孔子也用一句话来表述,“不知老之将至”。孔子从来不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因为他根本没有年纪大的观念。人要服老,不要认老。生理年龄是谁都逃不

5、过的,但是精神、心理的那种状态每个人都不一样。孔子永远保持年轻,就是因为他有这样一个具体实践的结果,这些都在《论语》里面。读完《易经》以后,重新去看《论语》才知道,孔子真是了不起!-----摘自《易经的奥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