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斯曼衰落成因分析

欧斯曼衰落成因分析

ID:44718375

大小:231.9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26

欧斯曼衰落成因分析_第1页
欧斯曼衰落成因分析_第2页
欧斯曼衰落成因分析_第3页
欧斯曼衰落成因分析_第4页
欧斯曼衰落成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欧斯曼衰落成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地缘政治经济与奥斯曼帝国的衰落邵永灵时殷弘奥斯曼帝国是个谜。它只用了200年时间,就由一个弱小、贫瘠的部落酋长国发展成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但与其兴起相比,其衰弱更令人困惑。这一衰落过程包含两个特别突出的现象。首先,奥斯曼帝国由盛转衰的速度极快,缺少一个稳定、守成的阶段。17世纪,奥斯曼帝国仍是法国宫廷刻意结交的一股重要力量,籍以维持欧洲均势继而谋求法国优势。它的疆界也在继续扩展:1669年征服克里特,1676年夺取波多利尔和部分乌克兰。然而,这是帝国在地中海和北方的最后推进。随1683年围

2、攻维也纳未果,奥斯曼与欧洲的关系大变,不久后《卡洛维兹条约》开始了大片领土丧失的历程。其次,奥斯曼帝国衰落的历史格外漫长。如果从通常的1683年算起,至帝国灭亡(1918年)共计250年之久。尤其在19世纪,被普遍视为垂死的“欧洲病夫”的奥斯曼帝国,居然在内外交困中跌跌撞撞坚持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其长寿与其衰弱不堪的国力极为不符。本文将探究这两个费解的现象,并以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因素作为提供合理解释的一个关键。欧洲兴起对奥斯曼帝国的总体性冲击一个国家的衰落往往是相对意义上的,是国际政治经济宏观大背景

3、下力量对比关系的此消彼长。就奥斯曼帝国而言,其走向衰落的宏观大背景是16—17世纪欧洲的兴起。在这两百年内,濒临大西洋的欧洲经历了革命性的变化:民族国家的诞生;重商主义的出现;新军事革命的普及;欧洲主要列强的形成;殖民地的开拓以及制海权的确立。欧洲由此成为世界最有活力并行将最为强大的地区。伴随欧洲势力的外溢,开始了世界其他地区、其他民族渐次沦于其支配的过程。奥斯曼是最早受到这场政治经济地震冲击的国家之一。先进的欧洲不仅使它相形帕克:《统治的地缘政治学》(GeoffreyParker,TheGeo

4、politicsofDomination),纽约1985年版,第12—19页。迪希沃:《不稳定的平衡》(LudwigDehio,ThePrecariousBalance),伦敦1963年版,第2章;沃格汉:《欧洲与土耳其》(DorothyVaughan,EuropeandTurk),利物浦1954年版,第6章。在使用已久的地缘政治(Geopolitics)概念之外,地缘经济(Geoeconomics)概念已开始得到采纳,例如见凯利和维特考弗:《美国对外政策》(CharlesKeyley,Jr.a

5、ndEugeneWittkopf,AmericanForeignPolicy),纽约1996年第5版,第158、545—547页。48世界历史1998年第3期见绌,而且地理上的接近导致它必不可免地要成为这一强邻的俎上肉。与欧洲相比,奥斯曼帝国的落后是显而易见的。帝国的利益和帝国内许多民族各自的利益抵牾或冲突,帝国过大的规模也不适合当时那种运输和军事技术水平。这样的政治组织形式虽然无法与在中等规模上发展起来的、能够获得大多数居民的忠诚并拥有强大军事官僚机器的欧洲近代民族国家较量。经济上,16世纪以

6、后西方因贸易的扩大、技术的改进、生产的增加和南美白银的流入而有了巨大进步,但受制于行会保守惯例的奥斯曼封闭性经济回避和抵制了这一巨变。不追随时代的步伐就不能使奥斯曼免遭时代的撞击。欧洲国家对原料的需求不断增加,其价格相应上涨,这导致奥斯曼的羊毛、红铜、贵金属大量输往欧洲。行会限于刻板的价格规定,无法在获取原料方面同欧洲商人竞争,结果其生产下降。行会受到的各种限制使它们无法投资于新兴行业。因此,奥斯曼帝国与西方的贸易一直存在大量赤字,这不仅吞食了帝国的原料和原始工业,也带走了经济赖以正常运转的硬币。

7、欧洲贸易商在奥斯曼购买原料,而后在欧洲生产,最后又将制成品销往帝国,实际上已将奥斯曼在经济上沦为欧洲的附庸。政治和经济落后构成奥斯曼衰落的最基本原因,军事劣势则是奥斯曼衰落的最显著表现。战场是考验彼此实力的试金石,16—17世纪欧洲在军事技术和军队组织方面的迅速进步迫使奥斯曼征服的步伐显著放慢,并最终开始从欧洲撤退。1606年的《兹西特瓦·托罗克条约》就是一个信号。这是奥斯曼在其京城之外缔结的第一项条约,哈布斯堡君主首次被当作苏丹的平等对手。!17世纪重要的征服成果只有克里特岛,而1683年围攻

8、维也纳的失败是奥斯曼帝国走向衰落的开端。从1699年的《卡洛维兹条约》首开帝国领土割让的先河。从1718—1798年,先后在帕萨洛维兹、库楚克·卡纳克、克里米亚和埃及的一连串败北证实了帝国的颓势不可逆转。1711年和1739年虽有部分领土被恢复,但只是帝国的回光返照而已。西方在军事上的胜利转化成在经济上的进一步优势及其他方面的特权。从《卡洛维兹条约》开始,几乎每一次和约都包括奥斯曼同意或保证战胜国在帝国境内贸易自由,并向其出让干涉宗教事务和建立领事馆的权利。∀不仅如此,18世纪还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