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八大八小景

洛阳八大八小景

ID:44719371

大小:40.0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6

洛阳八大八小景_第1页
洛阳八大八小景_第2页
洛阳八大八小景_第3页
洛阳八大八小景_第4页
洛阳八大八小景_第5页
资源描述:

《洛阳八大八小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洛阳八大景     洛阳自古以来,风景秀美,名扬天下。历代帝王或在此建都、或留连常驻,无数的文人墨客在此留下千古传颂的诗篇。晋代文学家左思,因慕洛阳佳景在此写成《三都赋》,面世之后,争相传抄,一时“洛阳纸贵”。唐代诗人柳宗元将洛阳主要景区归纳为八大景观,又称“洛阳八大景”。分别是龙门山色、马寺钟声、金谷春晴、洛浦秋风、天津晓月、铜驼暮雨、平泉朝游、邙山晚眺。这些景色景区至今仍被人们交口赞颂一、龙门山色     龙门位于洛阳城南十二公里处,古称伊阙,隋唐以来,称为龙门。龙门山和香山东西对峙,远望仿佛一道阙门。山下伊水清澈见底,缓缓流过,山上松柏苍翠,郁郁葱葱。道道水泉从山上的石

2、罅岩缝中或进出或涌出或溢出,各具特色。绿树掩映的两岸山上,不断闪现出满山的自北魏以来开凿的大大小小石窟造像,或慈眉善目,或凶狠张扬,或合十打坐,或凝神深思,或昏昏欲眠,或神采飞扬,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山上水边,奇石珍禽,随处可见;景色优美宜人,佛龛碑帖,俯拾皆是。”唐代在此长期居住的大诗人白居易有“洛阳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的赞叹。     唐宋以来,无数的文人墨客,依恋龙门山水,赞美龙门风光,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白居易因爱恋龙门山景,晚年常居香山,死后葬于香山,现已将此居住地、葬身地,辟为“白园”,供后人瞻仰游玩,是龙门奇景之一。白居易“龙门翠黛眉相对,伊水黄金线一

3、条”,反映了龙门基本的风景态势。“伊山摇镜光,纤鳞如不隔,千龛道傍左,一鸟沙上白。”(刘长卿),“山水本自佳,游人已忘虑,碧泉更幽绝,赏爱未能去。”(韦应物)写出了龙门山水的奇绝之处。秋天的龙门景色更加绝妙,刘禹锡赞道:“华林霜叶江霞晚,伊水晴光碧玉秋”。白居易有“一条秋水琉璃色,阔狭才容小舫回”。李白有《夜宿龙门香山寺》诗“水寒夕波急,木落秋山狙,望报九霄回,尝幽万壑通。日皓沙上月,心清树下松,玉斗横网户,银河耿花宫”。极致赞美龙门的美妙夜色。杜甫也有诗“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天阙象纬通,云卧衣裳冷。”翟廷蕙有诗云:“翠剥鞭蓉列画屏,水分双影蘸秋清”。宋司马光有“想彼未凿

4、时,极目皆洪水,谁知耕桑民,幸免鲂与鲤。”     现在,龙门已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和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将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到此观光旅游。二、马寺钟声      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是佛教传人中国的第一座寺院,位于洛阳城东12公里处。它创建于汉明帝永平年间,距今已有1900年历史。被称为“释源”、“祖庭”。      白马寺历代香火旺盛。我国自北魏以来,佛教盛行,洛阳就有寺院千余所。白马寺僧侣最多时可达3千人。传说寺内一口大钟,重5000斤。每当月明风清之夜,晨曦初露之时,寺僧上殿诵经,以击钟为号,声音激越,洪亮无比,传播数十里,经久不息。

5、更有趣的是,洛阳城内钟楼上的大钟,亦随白马寺的钟声鸣响。而洛阳钟声响,寺内钟也共鸣。钟声悠扬,使人心旷神怡。时人称“东边撞钟西边鸣,西边撞钟东边响”,实则是两钟音律相同,产生共鸣。这一奇特的景观,吸引着无数的佛门弟子和文人墨客,明人起风有诗,“邱鸣绕寺马空传,竦听鲸音彻法筵,谁谓腾兰衣钵查,洪钟原寄一指禅”。明沈应时诗云:“白马归何处?禅宫尚尔存。栋梁仍夙昔,钟梵送晨昏。经自西方至,佛繇东汉尊,谁称明圣帝,千古障乾坤。’’清代孙云霞有诗曰:“蒲牢怒吼夜阑清,袅袅曳风出化城,惊觉洛阳家户晓,银床来转辘轳声”。     千百年来,洛阳城几经兴衰,但白马寺香火仍旺盛传,马寺钟声一直

6、被人们传为美谈。三、金谷春晴      古代金谷园位于邙山南麓,是西晋富豪石崇的一座园林别墅。因金谷河水而得名。金谷园随着地势的高下,筑园建馆,挖池开塘,周围数十里内楼阁亭榭,高低错落。金碧辉煌、宛若皇宫,金银财宝,处处皆见,珊瑚树光彩夺目。是当时全国最宏大、最美丽的私家园林。石崇和当时的名流潘岳,陆机、左思等结为“金谷二十四友”常在此吟诗作赋,饮宴放歌,挥金如土。      每当阳春三月,风和日丽,梨花雪白,桃花灼灼,杨柳婀娜,芳草如茵,百花吐艳,彩蝶飞舞,鸟鸣枝头,鱼跃金池,不时传出悠扬的笛声与女子的清意。据传石崇从南方买一歌女,名叫绿珠,善歌善舞,尤善吹笛。园内一华丽高

7、楼,名为绿珠楼。唐代杜牧《金谷园》诗,“繁花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此诗反映绿珠坠楼的故事。    西晋人曾为金谷二十四友的潘岳有《金谷诗》极写金谷园盛景:“回溪萦曲阻,峻阪路逶迤。绿池泛淡淡,青柳沼依依。槛泉龙鳞涧,激波画珠栋。前座树沙堂,后园植鸟裨。灵囿繁石榴,茂林列芳梨。饮至临华沼,迁坐登隆坻。”      古代金谷园列为洛阳八大景之一,金谷园早已无存,据考查,遗址应在市东北10公里的孟津送庄乡一带。四、天津晓月      洛河上的“天津桥”始建于隋朝大业元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