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Ⅱ卷】(精校版)2019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全国Ⅱ卷】(精校版)2019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ID:44737241

大小:29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0-27

【全国Ⅱ卷】(精校版)2019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全国Ⅱ卷】(精校版)2019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全国Ⅱ卷】(精校版)2019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全国Ⅱ卷】(精校版)2019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全国Ⅱ卷】(精校版)2019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国Ⅱ卷】(精校版)2019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高考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现代

2、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

3、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

4、新面貌.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2019高考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

5、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

6、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一片娇痴之态.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体中却往往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现.这种复杂的综合,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摘编自叶嘉莹《轮渡复七律直言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

7、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B.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C.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的笔触,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情物态.D.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关照.多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观照.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要因素.B.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

8、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C.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作了对比.D.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3.根据原文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杜甫之前的诗人,或以感性见长,或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B.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则作出革新.C.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