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云南省玉溪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D:44749877

大小:486.86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9-10-27

云南省玉溪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云南省玉溪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云南省玉溪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云南省玉溪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云南省玉溪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云南省玉溪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云南省玉溪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题)两部分,共12页。2.请把第Ⅰ卷、第Ⅱ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选择题(本大题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1.战国时期,士人一旦受到国君赏识,便可提拔为国之重臣。魏文侯重用李悝、吴起,魏国首霸中原;燕昭王尊郭隗为师,用乐毅等士,燕国得以振兴。这类做法A.导致士人阶层掌控国政B.冲击了传统的血缘政治C.改变了天下分裂的趋势D.反映了百家争鸣的局

2、面【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战国时期,士人一旦受到国君赏识,便可提拔为国之重臣”反映出这种以才能为依据的选官办法,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以血缘关系为标准的世卿世禄制,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士人阶层地位的提高,没有体现出“掌控政权”,故A项错误;这种做法没有改变天下分裂的局面,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百家争鸣的状况,故D项错误。【点睛】“战国时期,士人一旦受到国君赏识,便可提拔为国之重臣”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世卿世禄制受到冲击。2.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阿房宫的历史叙述,据此可知A.秦二世为先帝营造阿房宫B.文献记载各异不足为信C.杜牧曾游览秦朝宫殿遗址D.秦营造阿房宫但未建成【答

3、案】D【解析】材料一反映了为实现先帝的意愿,秦二世继续修筑阿房宫,材料二三四均为提及,因此说法相对片面,A不正确;四则材料从不同的方面对阿旁宫进行了记载,并非都不可信,B错误;杜牧写有《阿旁宫赋》,但并不能说明其曾经游览过此地,C不正确;以上四则材料均体现了阿旁宫没有完工或建成的基本史实,D符合题意。3.《明史》载“(内阁)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俨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清代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屈指,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这说明两者都①协助皇帝处理国政②代行丞相职权,正式统率六部③防止大臣专权,强化君主专制④扩大

4、了统治基础A.①②B.①③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型而言属于组合式选择题宜用排除法,材料中“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说明内阁和军机处具有③防止大臣专权,强化君主专制,当然依据所学可知内阁和军机处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而非真正位居六部之上的正式法定权利机构,所以①③两项符合题意,②④两项与史实不符。所以答案选B。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内阁的出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军机处的设立4.《国语·齐语》载,管仲认为:“四民者,勿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咙(杂乱),其事易(变)。”“昔

5、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管仲的四民分业分居论A.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有利于维护统治B.开始将国民划分为士、农、工、商等级C.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商品流通D.反映了战国礼崩乐坏、动荡的社会现实【答案】C【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发展潮流是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确立,四民分业分居与此无关,故A错误;管仲的四民分业分居论并不是最早划分四民等级的,故B错误;四民分业分居,有利于农工商业的从业者专注生产,提高生产率,促进商品流通,故C正确;四民分业分居并不能说明礼崩乐坏、社会动荡,故D错误。故选C。5.《周礼》记载:西周时期,市场设专职官吏——“司市”

6、来进行管理,下面设辨别货物真假的“胥师”,掌管物价的“贾师”,管理度量衡的“质人”。这反映出西周时期A.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强化政治等级制度C.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D.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答案】C【解析】西周设立各种官员对市场进行管理,这反映出西周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即西周的“工商食官”的制度,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重农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政治等级秩序,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政府对市场的管理,反映不出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故D项错误。6.某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搜集到以下图片资料,它们共同反映的主题是A.铁制农具的发展演变B.小农经济的重要因素C.江南经济的迅猛发展D

7、.精耕细作的不断扩展【答案】B【解析】从第一幅图中可以看出,家庭纺织业的发展状况,后三幅图反映的是农耕经济的发展,因此四幅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男耕女织式小农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第一和第四幅图,排除;四幅图片没有体现出江南经济的发展,故C项排除;D项不符合第一幅图,排除。7.汉武帝规定,“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后世的历朝历代,也大都心照不宣地沿用了这一做法。这主要体现了A.历代将汉武帝作为治国榜样B.汉代经济制度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