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D:44751054

大小:252.6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0-27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吉林省白城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一块手机电池的背面印有如图所示的一些符号,另外在手机使用说明书上还写有“通话时间3h,待机时间100h”,则该手机通话和待机时消耗的功率分别约为()A.1.8W,WB.3.6W,0.108WC.0.6W,WD.W,W【答案】C【解析】【详解】由图中所提供的电池的容量为“3.6V,500mA⋅h”,则通话时消耗的功率为,待机时消耗的功率为,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关键知道功和电功率的有关知识,根据电功率公式可求通

2、话时消耗的功率和待机时消耗的功率。2.对下列物理公式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A.由公式φ=ЕP/q可知,静电场中某点的电势φ是由放入该点的点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ЕP和该电荷电量q所决定的B.由公式R=U/I可知,导体的电阻R由它两端的电压U和它当中通过的电流I决定C.由公式E=kQ/r2可知,点电荷Q在距其r处产生的电场强度E由场源电荷电量Q和距场源电荷的距离r决定D.由公式C=可知,电容器的电容C由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和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决定【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所谓比值定义法,就是用两个基本的物理

3、量的“比”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比如①物质密度②电阻③场强④磁通密度⑤电势差等.一般地,比值法定义的基本特点是被定义的物理量往往是反映物质的最本质的属性,它不随定义所用的物理量的大小取舍而改变,如确定的电场中的某一点的场强就不随q、F而变.当然用来定义的物理量也有一定的条件,如q为点电荷,S为垂直放置于匀强磁场中的一个面积等.类似的比值还有:压强,速度,功率等等.静电场中某点的电势φ由电场本身决定,与试探电荷无关,A错误;由欧姆定律公式可知,属于比值定义法,导体的电阻R与两端电压U,及流过的电流I

4、无关,故B错误;由公式可知,Q是形成此电场的点电荷的电量,r是该点距Q的距离,因此点电荷Q在距其r处产生的电场强度E由场源电荷电量Q和距场源电荷的距离r决定,C正确;电容器的电容C由电容器本身决定,与试探电荷无关,D错误.3.求解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值是电学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但是在有的问题中常规方法会比较繁琐,若合理应用一些结论,会简化问题.尝试一下下面这个问题:有两个电阻R1=10.23Ω,R2=51.57Ω,若将它们并联,其并联电阻约是(  )A.5.0ΩB.12.6ΩC.8.5ΩD.62.0Ω【答案】

5、C【解析】【详解】两电阻并联时总电阻一定小于任一分支电阻,故只有AC有可能,但因R2比R1大的较多,故总电阻应接近R1,故只可能是8.5Ω,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关键是要注意认真分析题意,明确并联电路规律才能快速准确的解题,应避免直接的计算。4.现有电灯L1(3V、3W)和电灯L2(3V、6W)两只及一个可变电阻R(0→10Ω,5A),接在电压恒为6V的电路中,要求两只灯都正常发光,并且电路消耗功率最小,则用图中那个电路(  )A.B.C.D.【答案】C【解析】【详解】由P=UI可知

6、,L1的额定电流为1A,L2的额定电流为2A,由欧姆定律可知,L1的电阻为3Ω,L2的电阻为1.5Ω;由此可知A、D不能正确发光,B、C可以正常发光;B图中总电流3A,电路消耗功率;C图中总电流2A,电路消耗功率,故可知C电路功率最小,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根据功率公式及欧姆定律可求得两灯的电流和电阻,根据串并联电路的规律可明确能否正常工作,再由功率公式分析功率大小。5.真空中有一静电场,其在x轴正半轴的电势φ随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根据图象可知()A.R处的电场强度E=0B.x1

7、处与x2处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反C.若正的试探电荷从x1处移到x2处,电场力一定做正功D.该电场有可能是处在O点的正的点电荷激发产生的【答案】C【解析】【详解】A、 φ−x图象中,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的斜率表示电场强度,R处切线的斜率不为零,故R处的电场强度E≠0,故A错误;B、 x1处与x2处的切线斜率同为负值,故x1处与x2处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同,故B错误;C、若试探电荷从x1处移到x2处,电势降低,根据公式,如果是正电荷,电场力一定做正功,故C正确;D、离电荷越近,电场强度越大,φ−x图象的斜率应越大,

8、而图中离O点越近,图象切线的斜率变小,故该电场不可能在O点的正电荷产生的,故D错误;故选C。【点睛】φ-x图象中,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的斜率表示电场强度;用来判断电场力做功情况,知道正点电荷电场线的分布情况分析即可。6.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小电机M的输出功率的研究,其实验步骤如下所述,闭合电键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电动机未转动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1,电流表的读数为I1;再调节滑动变阻器,电动机转动后电压表的读数为U2,电流表的读数为I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