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2015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淄博市2015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ID:44755037

大小:93.5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8

淄博市2015初中学业水平考试_第1页
淄博市2015初中学业水平考试_第2页
淄博市2015初中学业水平考试_第3页
淄博市2015初中学业水平考试_第4页
淄博市2015初中学业水平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淄博市2015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二0一五年淄博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第I卷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顷刻(qìng)庇护(bì)戛然而止(jiá)...B.癖好(pì)亢奋(kàng)叱咤风云(chà)...C.藩篱(fān)呜咽(yâ)锋芒毕露(lù)...D.蓦然(mò)缄默(jiàn)褒贬分明(bāo)...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矫健绮丽脍炙人口出其不意B.睥睨羁绊鸦雀无声不可名状C.芳馨沉缅迥乎不同剑拔驽张D.轩榭恪守锐不可当与日俱增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

2、项是()A.古巴芭蕾舞大师阿隆索编排的经典舞剧《天鹅湖》,以独树一帜的风格谱写了一曲“足....尖上的传奇”。B.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C.在第23届山东省运会跆拳道比赛中,淄博小将张金龙过五关斩六将,勇夺金牌。......D.“低头族”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方寸屏幕上,往往对身边的世界不以为然。殊不....知,无论移动终端中的虚拟世界多么精彩,却无法替代现实世界的真实美好。4.下列句子表达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新中国文学的天幕上,路遥犹如一粒种子,在短暂的写作生涯

3、中,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一道难以磨灭的辉煌。B.纪录片《记住乡愁》,用故事的形式,把活在乡村里的传统文化和长在老百姓心里的价值观展示出来。C.有了“互联网”,“一路一带”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地理概念,而是一个又一个用新技术、新理念组建而成的新生态系统。D.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不断教育世人,尤其是年青一代牢记历史,珍惜和平,避免重蹈历史覆辙。5.下列句子中,加点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给予)陛下。(《出师表》).B.惟危(危险)楼一座,直接霄汉。(《山市》).C.戴珠缨宝饰之帽,腰(动词,腰佩)白玉

4、之环。(《送东阳马生序》).D.圣人非所与熙(同“嬉”,开玩笑)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朱自清,散文家,诗人。他曾以清新诗意的文字引领我们投入“春”的怀抱,也曾以朴素真挚的语言为我们描绘父亲感人至深的“背影”。B.许多旅游景点声称是陶渊明的“桃花源”,其实“桃花源”只是作者虚构出来的理想社会,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C.“思乡”是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唐代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和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都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名作。D.《名人传》是法国著名人道主义作家罗马.罗兰的作品。它

5、真实地记录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苦难与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负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7.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阅读是人类社会一种重要的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由于有了文字,就可以把语言的声音信息转换为视觉信息,并把它长期地保持下来。②人类社会也因此发展并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化。③这种活动是随文字的产生而产生的。④这样就突破了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人类社会所积累起来的经验能够系统地保留和传播。A.②①④③B.③

6、①④②C.②③④①D.③②①④第Ⅱ卷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20分)8.默写填空。(7分)(1)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______。(苏轼《浣溪沙》)(3)_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4)登高眺远是古人抒怀酬志的精神仪式。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即是其中的佳作,请写出这首诗的颈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燕”是人类的朋友,也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请写出含有“

7、燕”字的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阅读《诗经》中的《蒹葭》一诗,完成后面的问题。(3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10.阅读张九成的《竹轩记》,完成后面的问题。(10分)子张子①谪居大庾,借僧居数椽②,阅③七年,即东窓种竹数

8、竿,为读书之所。因榜④之曰:“竹轩。”客有见而问焉,曰:“耻之于人,大矣!今子不审出处⑤,罔择交游,致清议之靡容⑥,纷弹射⑦而痛诋,朋友摈绝,亲戚包羞,远窜荒陬瘴疠之所侵⑧,蛇虺⑨之与邻。”子张子哑然笑曰:“物各有趣,人各有适⑩。子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