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桥梁桩基钢筋笼生产质量

提高桥梁桩基钢筋笼生产质量

ID:44769379

大小:2.95 MB

页数:31页

时间:2019-10-28

提高桥梁桩基钢筋笼生产质量_第1页
提高桥梁桩基钢筋笼生产质量_第2页
提高桥梁桩基钢筋笼生产质量_第3页
提高桥梁桩基钢筋笼生产质量_第4页
提高桥梁桩基钢筋笼生产质量_第5页
资源描述:

《提高桥梁桩基钢筋笼生产质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提高桥梁桩基钢筋笼生产质量小组名称:中铁十六局武冈城际铁路项目部QC小组发表人:时间:二零一一年十一月2011年QC小组成果发表会材料成果发布提纲一、工程概况二、QC小组概况三、选题理由四、计划阶段(P阶段)五、实施阶段(D阶段)六、效果检查阶段(C阶段)七、处置阶段(A阶段)一、工程概况湖北城际铁路武汉至黄冈正线里程DK25+173.27~DK61+157,线路全长35.99Km,贯穿鄂州、黄冈2个城市。标段内桥址地貌分区单一,主要为湖积平原地貌,地形呈舒缓波状,起伏较小,植被较为发育;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淤泥、粉质黏土、

2、黏土等,厚10至25m,具弱膨胀性,阶地区及湖区表层软土层强度低、压缩性高,地基需加固处理。全线桥梁共计16座,桩基共计6008根,约208885m。桩基主要为嵌岩桩设计,桩基直径为1.0m、1.25m。二、QC小组概况小组名称中铁十六局武冈城际铁路QC小组课题类型攻关型组建时间2010年03月01日注册日期2010年03月10日注册号WGSGQC2010-03小组课题提高桥梁钻孔钢筋笼生产质量序号姓名性别职称职务小组职务组内分工1赵旭清男高级工程师项目总工组长全面负责2袁战文男工程师工程部部长组员对策实施3刘赶平男工程师安质部部长组员

3、现场安全质量管理4李传智男工程师部员组员对策实施5宾智男助理工程师部员组员对策实施6万文婷女工程师部员组员资料整理7胡志宏男工程师分部总工组员对策实施8刘斌男工程师分部总工组员对策实施9王伟男工程师分部工程部长组员现场实施10杨朋玲男工程师分部工程部长组员现场实施三、选题理由1、受地质影响,桥梁桩基施工采用旋挖钻机、冲击钻钻机、反循环钻机施工,机械施工程度高,桩基成孔率较高。2、该地区年降雨天数一般为125天左右,给施工带来不便,对工期要求影响大。3、人工加工桩基钢筋笼速度慢,无法保障现场需求,严重影响工期进展。4、人工加工桩基钢筋笼的

4、成品质量不稳定,钢筋笼尺寸误差较大,箍筋间距不均匀,缠绕不紧,运输及吊装时常出现变形等问题。5、管段线路长,人工加工桩基钢筋笼场地需求具有大、散、多的特点,项目标准化管理难度大。6、前期机械加工时出现了钢筋咬伤、脱焊现象。确定课题我QC小组通过对钻孔桩钢筋笼制作过程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达到增大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成品质量的目的,因此选择《提高桥梁钻孔钢筋笼生产质量》做为本次研究的课题。四、计划阶段(P阶段)1、现状调查武冈城际铁路共有6个钻孔桩钢筋笼加工厂,平均每个钢筋加工厂需生产约34814米钻孔桩钢筋笼,为提高桥梁钻孔钢筋笼生

5、产效率和加工质量,2011年3月份,我QC小组成员对管段内钢筋笼加工厂进行了调查,调查情况见下表:序号项目数量合格数量合格率备注1钢筋笼供需情况120m60m50%现场检查2钢筋绑扎50处35处70%现场检查3箍筋间距50处30处60%现场检查4内箍筋焊接质量50处40处80%现场检查5主筋分布及平顺度50处40处80%现场检查钢筋绑扎不牢固2、确定目标根据现状调查分析,QC小组人员一致认为通过大家努力,加强管理,协调配合,调动人员积极性,调整施工方法就能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钢筋笼生产任务。小组确立本次QC活动的目标:钢筋笼加工数量10

6、0%满足现场需求;钢筋笼的外观质量合格率达90%以上;降低责任成本,提高效率。3、可行性论证(1)小组成员由项目部领导、各部室人员和现场施作人员组成,具有较高的素质和丰富的现场施工经验,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克难攻坚的信心,并具有丰富的QC小组活动经验。(2)项目部领导给予了大力支持,要小组成员严加管理,从严考核,目标是可以实现的。4、分析原因通过QC小组认真分析讨论,从6个方面找出了6项末端因素,绘出了因果图。钻孔桩钢筋笼供不应求机具管理机具单一质量监控管理不到位工作场地小,无法展开工作环境方法人工作量大,人员组织不到位传统人工制作,有局

7、限性钢筋原材料供应不及时料5、要因确认(1)调查论证情况:经过对施工现场的调查,平均每天每个钢筋加工场必须供应钢筋笼120m才能满足施工需要,实际每个钢筋加工场钻孔桩钢筋笼制作工人10人,每5人为一个组,每天制作钢筋笼约60m,钢筋笼供需失衡,严重制约施工进度。结论:需求量大,生产能力不足为要因。要因(2)调查论证情况:现场调查钢筋笼加工厂为6处,各处加工厂生产规模参差不齐,每处加工区面积约100㎡,仅满足2~3组同时加工,无法大面积展开钢筋笼的制作。要因结论:工作场地小,无法展开工作为要因。(3)调查论证情况:通过对现场作业人员和和现

8、场技术管理人员进行技术考核;发现有施工经验的作业人员为5人,无相关作业经验的人数为5人,现场管理技术人员为每个加工场1人,各处加工场人员技术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结论:造成责任成本控制增加。要因(4)调查论证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