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分析11

新加坡分析11

ID:44773435

大小:2.72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9-10-28

新加坡分析11_第1页
新加坡分析11_第2页
新加坡分析11_第3页
新加坡分析11_第4页
新加坡分析11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加坡分析1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DoingbusinessinSingapore地理区位优势新加坡位於东南亚,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北隔狭窄的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紧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尼巴淡岛相望,是连接太平洋、印度洋,非洲、欧洲到亚洲东部的咽喉地带。全国由新加坡岛、裕廊岛、乌敏岛、德光岛、圣约翰岛和龟屿等60多个外岛组成,海岸线总长200里,土地面积714.3平方公里。地势、河流新加坡地势起伏和缓,中西部是翠绿的山丘和保护区,东部沿海是平原地,地理最高点为武吉知马,高163米。新加坡一共有32条主要河流,最长的河道是加冷河。新加坡没有天然湖泊,但是建有17个蓄水池储存淡水。其中,中央集水区自然保护区占地将近三

2、千公顷,该区包括了新加坡主要的水库—麦里芝蓄水池、实里达蓄水池上段、贝雅士蓄水池上段和下段,其土地除了用来收集雨水,并发挥着重要的城市“绿肺”功能。气候许多人都以“常年是夏,一雨成秋”形容狮城的天气。新加坡全年湿热,一年四季气温无明显变化,每年平均温度在23至35度之间,12月份可谓是狮城一年中最冷的一个月,受东北季风影响,加上低压带的南移,平均低温徘徊在摄氏23至24度左右。狮城降雨充足,也常有雷暴,年均降雨量在2,400毫米左右,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为雨季,受较潮湿的季风影响,雨水较多。每天平均相对湿度介於65%到90%之间,下雨的时候,湿度则超过90%。政区地理新加坡土地

3、面积仅714平方公里,故无省市之分,而是以符合都市规划的方式将全国划分为五个社区,由相应的社区发展理事会简称(社理会)管理。5个社理会是按照地区划分,定名为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和中区社理会,这五个社区再进一步分为87个选区,包括12个单选区和15个集选区。新加坡文化历史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民族风情社交礼仪历史文化名字的由来发展历史历史博物馆社会文化多元文化社会宗教文化各种宗教文化民族风情各个民族社交礼仪礼仪介绍新加坡政治发展的影响及启示专制文字内容民主20世纪60年代中期—80年代中后期,威权主义政治的确立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威权主义开始向政治民主化过渡时期2

4、0世纪60年代中期—80年代中后期,威权主义政治的确立发展时期。这个时期,以李光耀为首的人民行动党(PAP)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通过严厉的手段排除异己,逐渐控制了新加坡的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形成了威权主义统治的一系列特征。新加坡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但在奉行“经济优先主义”的同时,对经济有着强烈的干预倾向,被称之为“亲市场型干预”国家政府。在现代化的不同时期指定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引导市场发育,实行自由企业制度,但在政府认为需要的地方给予干预支持。从产业政策的转变到工人工资的调整,从基础设施的建设到市场环境的创设,都是在强大的行政权干预下完成的。市场经济的取向与政府的有力干预构成

5、新加坡威权主义政治的基本特征。有人认为新加坡是个“独裁国家”、“半民主国家”,这反映了政治传统性与现代性二重性特征。在政体上,行政权大大高于立法权。在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几乎无法受到应有的限制。“新加坡政府以好政府自居,而人民的多数都确信人民行动党的政府是一个好政府,它意味着公民社会的软弱;‘行政国’意味着议会民主的衰落。”[1]在政党制度上,新加坡是一个“一党独大”、“准一党制”或“一党制”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行动党采取一系列措施削弱反对党的政治活动。新加坡的政治发展过程中,较为合理地处理了经济与政治发展的关系。新加坡政府与跨国企业的合作,未来将提升至伙伴关

6、系,而新加坡也将从一个高效的枢纽转变成对外商和企业不可或缺的“必要枢纽”,从而打造成“企业之家”、“创新之家”及“人才之家”。优惠的政策是新加坡未来继续吸引外来投资之道。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新加坡经济发展过程第一阶段:历史上,新加坡作为自由港长达百余年时间,转口贸易一直在国内经济中占居主导地位。但到50年代末,由于转口贸易经济的急剧衰退,使得新加坡面临严重的生存问题。而新加坡政府选择了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工业化带动经济多元化,来改变单一的转口贸易型经济结构。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由于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联邦而成为独立的国家,发展替代工业受到了国内市场的限制,加上英国突然

7、宣布提前从新加坡撤军对国内经济的冲击,迫使新加坡必须重新选择经济发展战略。而这个时候的西方发达国家正处于战后第一次产业结构调整,大量的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出口工业。新加坡利用了这一有利的过几经变化的机遇迅速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方向,推行以面向出口工业化为核心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吸引外国跨国公司的资本与技术,发展面向出口工业,并以此带动对外贸易、交通运输、金融和旅游等经济部门的发展。新加坡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建立以制造业为中心的多元化经济结构的同时,采取相适应的市场经济与政府干预相结合的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