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市雅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雅安市雅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D:44776227

大小:106.38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0-28

四川省雅安市雅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雅安市雅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雅安市雅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雅安市雅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雅安市雅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雅安市雅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川省雅安市雅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生产上无子番茄、青霉素高产菌株、杂交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抗虫棉的培育原理依次是①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②染色体变异③基因重组④基因突变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①④③③D.④①②③【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的遗传变异广泛应用在农作物育种上,育种的方法一般有: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等,它们分别利用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的原理。【详解】生产上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

2、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产生的;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将青霉菌经过多次诱导基因突变产生的;杂交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利用了基因重组的方法将两种优良性状集中在同一个体上;而抗虫棉利用了基因工程的方法进行培育,而基因工程属于基因重组。故答案选C。【点睛】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要将无籽西瓜和无籽番茄的原理区分开,无籽西瓜属于单倍体育种,而无籽番茄是利用了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过程中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地理隔离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

3、变D.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答案】C【解析】【分析】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不是神创造的;是由更古老的生物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来的;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因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进化是以个体为单位。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4、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研究的对象是个体,A错误;生殖隔离的产生不一定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B错误;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C正确;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的记忆和理解能力,注意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意味着生物进化了,但不一定产生新的物种,新物种的产生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但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3.在调查某小麦种群时发现T(抗锈病)对t(易感锈病)为显性,在自然情况下该小麦种群可以自由交配,据统计TT为20%,Tt为60%,tt为

5、20%,该小麦种群突然大面积感染锈病致使全部的易感锈病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计算该小麦在感染锈病之前与感染锈病之后基因T的频率分别是多少A.50%和50%B.50%和62.5%C.62.5%和50%D.50%和100%【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频率是指在种群基因库中某一基因占该种群中所有等位基因的比例;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显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频率÷2,隐性纯合子的基因频率=隐性基因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频率÷2。【详解】由题意可知,小麦在感染锈病之前的基因型频率是:TT=20%,Tt=60%,tt=20%,T

6、的基因频率为:T=20%+×60%=50%;感染锈病之后基因tt个体全部死亡,该种群的基因型频率是:TT=20%÷(20%+60%)×100%=25%,Tt=60%÷(20%+60%)×100%=75%,因此感染锈病之后基因T的频率是;T=25%+×75%=62.5%,综上分析,ACD错误,B正确。故选B。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C.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D.老人骨质疏松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

7、关系【答案】A【解析】【分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组成,凡是可存在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中的成分都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中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机制。【详解】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正常人的血浆中没有,A错误;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故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B正确;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使血浆内进入组织液的水分多于回流的水分,引起组织水肿,C正确;老人骨质疏松与内环境钙盐的含量失衡有

8、关,D正确。故选A。5.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调节作用速度比体液调节迅速,作用范围也更加广泛B.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下丘脑既有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也有接受激素的受体D.血液中较高浓度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