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D:44776764

大小:373.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0-28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蚌埠二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分)1.《周礼》记载“以脤膰(祭礼用的肉)之礼,亲兄弟之国;以贺庆之礼,亲异姓之国”。下列封国中应以“脤膰之礼”对待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周武王灭商后封周王室子弟、功臣以及古代圣王后裔,其中主要是周王室的姬姓封国。①是燕国属于周武王弟姬奭的封国;②是齐国,属于功臣姜尚的封国;③是鲁国,首封国君为周武王弟弟周公旦之子伯禽;④是宋国,是

2、商纣王兄长微子启的封国。综上所述B项组合符合题意,ACD项组合错误。【点睛】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分封的对象和做法是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封诸侯的义务是:要服从国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贡献财物,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周王先后分封的重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卫、宋、晋等;鲁,燕,晋是周王姬姓封国。2.学者冯天瑜在《“封建论”考论》中指出:“西周的封邦建国实现了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

3、破了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所以又是对殷商氏族联合国家的一大提升。”材料旨在说明分封制A.废除了血缘政治关系B.扩大了西周疆域领土范围C.确立了官僚政治体系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是对殷商氏族联合国家的一大提升”和所学知识可知,西周的分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的对方的控制,故D项正确。分封制是建在血缘政治基础之上的,A选项排除。扩大西周疆域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秦朝郡县制在全国推广,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C选项排除。故选:D。3.唐文宗太和九年(835年)

4、,东川节度使冯宿奏请“禁断(私人)印历日版”,因为在剑南、淮南道等地“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此举是为了A.抑制民间商业活动B.维护中央统治权威C.垄断雕版印刷技术D.打击藩镇割据势力【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表明,东川节度使要求皇帝政令禁止地方私自印历,他认为这地方私自印历会会违背传统之道,威胁中央的权威,故B正确;材料与民间的商业行为无关,故A错误;东川节度使的行为是为了维护中央政府的权威,而不是为了垄断雕版印刷技术,故C错误;东川节度使自己统领的就是藩镇,

5、故不可能打击自己的势力,故D错误。4.学者阎步克以“波峰与波谷”来描述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专制官僚政治起伏轨迹。他指出,秦汉是波峰时期,国家的规模、制度的进步和管理的水平都处于古代世界的前列。在这个时候,中华帝国初步奠定了它的“常态”。下列属于这一时期“常态”的是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②集体宰相制度③儒家正统④官僚政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秦朝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县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调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西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

6、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逐步确立。①③④说法正确,故答案为C项。隋唐时期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为宰相,形成集体宰相制度,②不是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常态”,排除含有②的A、B、D项。【点睛】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常见解题方法有肯定法、排除法、求同存异法等。肯定法即凭借对一些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直接作答。排除法即找出一项或两项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题肢,排除它,逐步缩小范围,最后留下正确选项。求同存异法即将备选项中相同的题肢放在一边不管,而将所剩余相异的题肢加以比较辨析,从而根

7、据题干的要求得出正确答案。5.“知州”官名源自宋代,全称“权知某军州事”。“权知”意为暂时主管,“军”指该地厢军,“州”指民政。宋代“知州”的设立表明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B.地方行政单位发生变化C.宰相的军政大权被分割D.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限【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权知’意为暂时主管,‘军’指该地厢军,‘州’指民政”中可以看出,宋朝“知州”代表中央暂时管理地方的军政,因此“知州”的设立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A项正确,D项错误;材料中没体现出地方行政单位的变化,故B项排除;宰相是中

8、央官职,而“知州”是地方官职,故C项错误。6.朱元璋说“朕常患下情不能上达,得失无由以知,故广言路以求直言。其有言者,朕皆虚心以纳之。尚虑微贱之人,敢言而不得言,疏远之士,欲言而恐不信。如此则所知有限,闻不广。其令天下臣民,凡言事者,实封直达朕前。”朱元璋的真实想法是A.实行“仁政”以缓和社会矛盾B.表达自己虚心纳谏的决心C.限制朝臣权力实现权力集中D.借鉴历史教训以维护统治【答案】C【解析】注意题干强调的是“真实想法”。根据材料文字“广言路以求直言”“令天下臣民,凡言事者,实封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