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二中2019届高三历史考前模拟题精练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济宁二中2019届高三历史考前模拟题精练试题(含解析)

ID:44776925

大小:119.96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0-28

山东省济宁二中2019届高三历史考前模拟题精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济宁二中2019届高三历史考前模拟题精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济宁二中2019届高三历史考前模拟题精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济宁二中2019届高三历史考前模拟题精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济宁二中2019届高三历史考前模拟题精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宁二中2019届高三历史考前模拟题精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东省济宁二中2019届高考考前模拟题精练文综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A.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C.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D.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答案】D【解析】【详解】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私田的开垦越来越多,民众力量的显现产生了富民思想。故答案为D项。A项,春秋战国时期并没有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主流,民本思想也不可能上升到社会主流思想这个高度,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统治者对私

2、产的保护,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社会矛盾尖锐而不是缓和,排除。【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义。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一般解题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等价转换”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2.秦朝到元朝地方管理机构演变情况表年代省数道、路数州数郡(府、国)数县(侯国

3、)数秦始皇二十六年———36不详西汉平帝(1—5年)——131031578东汉顺帝(126—144年)——131051180隋大业五年(609年)———1901255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15道—3281573宋宣和四年(1122年)—26路288—1234元朝12省183路—971425上表是根据历代《地方志》整理而成,反映出从秦朝到元朝A.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减轻中央负担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方式不变C.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加强对地方控制D.州郡等地方行政区的权力不变【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表格信息可知,从秦朝到元朝地方行政区划逐渐增多,由两级制到三级制或四级制,结合所

4、学可知,增设地方行政层级有利于分化地方事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地方行政层级设置过多不利于降低行政成本,加重了中央的负担;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并未涉及君主专制的统治方式;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州郡等地方行政区权力的变化。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3.明朝中后期,大量小说戏曲获得刊刻,不少文人学士卖文卖画,出入与商人会馆;一部分富有且具备很高文化素质的商人则开始刊刻文学作品,与文人诗酒酬唱。这反映出当时A.崇富重利思想盛行B.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C.市井文学成为主流D.文人仕进的道路被堵塞【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富有且具备很高文化素

5、质的商人则开始刊刻文学作品,与文人诗酒酬唱”反映了明朝中后期商人阶层在市俗文学领域的影响,说明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故B正确;材料并未反映崇富重利思想盛行,故A排除;材料没有将市井文学与其它文学比较,不能说明市井文学成为主流,故C排除;材料无法体现文人仕进的道路被堵塞,故D排除。4.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王夫之认为“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上述思想A.是思想界走向近代化的先声B.反映了启蒙思想对中国的影响C.体现了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D.代表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黄宗羲提出‘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

6、也’”意在抨击古代君主视天下为己有,旨在批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王夫之认为‘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意在主张民主,反对专制,二者的思想都具有启蒙特质,使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故答案为A项。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之际启蒙运动对当时中国的影响几乎忽略不计,真正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的时间主要是中国开启近代化历史阶段之后,排除;C项,反对君主专制实际是对宋明理学的批判,排除;D项,黄宗羲属于地主阶级而不是资产阶级,排除。5.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唯物史观和关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个重要发现。十月革命后,李大钊、陈独秀在宣扬马克思主义时往往重点介绍唯物史观,特别是其

7、中的阶级斗争学说。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中国的政治、经济有别于西欧B.维护国共两党合作的现实需要C.两人对马克思主义认识不全面D.十月革命否定了剩余价值学说【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十月革命后,李大钊、陈独秀在宣扬马克思主义时往往重点介绍唯物史观,特别是其中的阶级斗争学”可知李大钊、陈独秀的介绍偏向于唯物史观而忽略剩余价值学说,结合所学可知,剩余价值学说解释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原因,中国工业不发达,中国要求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适用于阶级斗争学说,故选A项;国共两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