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烟台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D:44776993

大小:42.8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0-28

山东省烟台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烟台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烟台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烟台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烟台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烟台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东省烟台市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1.《吕氏春秋·上农》载:“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於农。民农非徙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据此可知,古代统治者“重农”意在A.加强农业管理B.增加财政收入C.保障百姓安居D.稳定社会秩序【答案】D【解析】材料中“民农非徙为地利也”、“易用则边境安”可以得出古代统治者“重农”意在稳定社会秩序,故D项正确;A项是“重农”的具体表现,排除;BC项包含在D项

2、之中,排除。点睛:“民农非徙为地利也”、“易用则边境安”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出答案。2.“春初砍山,众木尽噘。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这种耕作方式开始被取代是在A.商代B.西周C.春秋战国D.西汉【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砍山”“众木尽噘”“明日雨作,乘热下种”说明这种耕作方式特征是:放火烧山,用草木灰作为肥料,是典型的“刀耕火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刀耕火种之后,经历了石锄耜耕阶段。故“开始被取代”是在商代时期,故A项正确;BCD

3、项不符合“开始”,排除。【点睛】首先分析“砍山”“众木尽噘”“明日雨作,乘热下种”;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答案。3.元朝王祯在《农书》中提出农业生产包括垦耕、耙劳、播种、锄治、粪壤、灌溉、收获等活动。这表明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A.注重农时B.因地制宜C.男耕女织D.精耕细作【答案】D【解析】【详解】《农书》一方面强调因时、因地制宜,另一方面又突出了根据此原则安排垦耕、耙劳、播种、锄治等活动,反映出古代农业重视技术和人力在土地上的投入以提高农业产量,即体现了农业的精耕细作的特征,故选D。A、B两项均不

4、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的观点,故排除;C项所述与材料无关,排除。4.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A.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B.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C.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D.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答案】D【解析】工种繁多反映了生产专业细化,监督人员多反映了官府掌控官营手工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涉及效率低下的信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官营手工业生产成本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官营手工业的产

5、品不面向市场,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5.武则天在位期间,十分重视农业生产,认为“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家足人足,则国自安”。她还命人撰成农书《兆人本业记》,颁行天下。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准确信息是A.体现了古代以农立国的思想B.武则天时期实施重农抑商政策C.唐朝加强对农业的技术指导D.古代农业在唐朝已经基本定型【答案】A【解析】该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容。题中的“建国之本,必在于农”是材料的主旨,故A正确;材料中突出了重视农业,但是未提及抑制商业发展,故B项错误;题中未

6、涉及对农业的技术指导,故C项与材料无关;D项虽然符合史实,但不是材料要表达的内容。6.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民窑不过20座,但是,到明末民窑已达到二三百座,并且“官搭民烧”现象逐步增多,这反映了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B.私营手工业逐步占据主导地位C.官营手工业已经破产D.皇室贵族瓷器需求量日益减少【答案】B【解析】材料中由明初官窑占主导到明末民窑的迅速发展的变化及“官搭民烧”现象的出现等信息,可以得出私营手工业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成为手工业的主导,故B项正确。A选项材料中未体现,C、D选项与

7、史实不符。点睛:材料“明末民窑已达到二三百座,并且“官搭民烧”现象逐步增多”说明私营手工业的发展迅速。7.宋代官田招佃,往往张榜招募流民,采取自愿原则,并订立租佃契约,同时规定如果佃农不愿继续承佃,要求退佃和迁徙,官府不得无理阻拦。据此可知当时A.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松驰B.中央对地方权力失控C.租佃双方毁约现象严重D.土地兼并现象的严重【答案】A【解析】由材料“采取自愿原则,并订立祖佃契约,同时规定如果佃农不愿继续承佃,要求退佃和迁徙,官府不得无理阻栏。”,说明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松驰,故选A;材料没有

8、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租佃双方毁约现象,排除C;材料无关土地兼并现象,排除。8.按明代规制,地方四品以上官员禁止经商。然而明代中叶以后,地方臣子们纷纷“下海”。嘉靖时,首辅徐阶就在老家华亭蓄养了许多织妇,做起了纺织生意。这说明,明代中叶以后A.轻商意识淡化B.经济模式变化C.内阁地位上升D.吏治渐趋腐败【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商业的发展。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地方臣子们纷纷“下海”经商、许多织妇,做起了纺织生意,即材料意在强调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