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试题(选修,含解析)

江苏省苏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试题(选修,含解析)

ID:44777710

大小:117.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10-28

江苏省苏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试题(选修,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苏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试题(选修,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苏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试题(选修,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苏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试题(选修,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苏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试题(选修,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试题(选修,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苏省苏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政治(选修)试卷本卷分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66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66分)1.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谈到哲学时说:“哲学很重要,很多学问做深了,都会碰到哲学问题。数学是这样,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都是这样。所以科学家一定要研究一点哲学,要懂哲学。”他之所以这么讲,主要是因为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B.哲学的智慧产

2、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C.哲学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D.哲学探究的是世界的本质和普遍规律【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A表述错误,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B不合题意,题意主旨不涉及哲学的产生,题干强调哲学对科学家的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C表述错误,哲学是改造世界的精神力量;D符合题意,“科学家一定要研究一点哲学,要懂哲学”,是因为哲学探究的是世界的本质和普遍规律,对科学家的具体科学研究可以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故答案为D.2.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有这样一个推论:如果你用语言提到某事物,这种事物就一定存

3、在。下列观点与巴门尼德的推论体现的世界观一致的是①天地合而万物生②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③物是感觉的集合④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的推论,认识到存在是感觉的东西,是唯心主义的,③④项体现的世界观与其一致,①②项属于唯物主义世界观,与其不一致;正确选项为D。3.2016年11月18日13时59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航天员景海鹏、陈冬结束为期一个月的太空任务顺利返回地球。这告诉我们A.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4、的B.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C.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预期目标D.规律具有条件性,人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答案】D【解析】“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航天员景海鹏、陈冬结束为期一个月的太空任务顺利返回地球。这告诉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故B选项入选。A选项表述本身正确,但是与题意不符。C选项错误,表述过于绝对。D选项错误,“改造规律”的表述错误。4.“中国社区”标识是城乡社区的共同象征。民政部要求,应坚持自愿自主和循序渐进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试点引路的办

5、法,逐步扩大标识启用范围。“典型示范、试点引路”的哲学依据是A.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C.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典型示范、试点引路”的哲学依据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B正确且符合题意;其它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5.把握辩证否定观有助于我们自觉树立创新意识。下列对辩证否定的理解,错误的是A.辩证的否定是“扬弃”B.辩证的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C.辩证的否定是事物

6、联系和发展的环节D.辩证的否定是借助外力实现事物的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D项错误但符合题意;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其它选项都正确但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点睛】逆向型选择题题干中一般有“不是、不属于、不正确、不包括、错误的、无关的、不具有”等提示语,要求从选项中把不和题意的选出来。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

7、项就是题目的答案。也可用概念分析法、正向思维或排除法。6.“把学问用于装饰是虚假,完全依靠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癖。”这表明A.书本知识比亲身实践更重要B.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D.书本知识要和具体实践结合【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学习知识,获得认识,最终是为了指导实践,故需要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不是把学问用于装饰,D正确;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但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有:通过实践获得直接经验,通过学习获得间接经验,B说法错误;亲身实践和学习书本知识都是获得认

8、识的途径,都重要,A错误;C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考点:本题考查实践和认识的关系。7.恩格斯指出,认识中“不仅每个已经解决的问题都引起无数的新问题,而且每一个问题也多半都只能一点一点地、通过一系列常常需要花几百年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对这种认识现象的合理解释是①主客观条件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②认识的局限性意味着达不到真理性认识③真理与谬误的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