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

ID:44779350

大小:11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28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_第1页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_第2页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_第3页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_第4页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长乐高级中学2018-2019第二学期期末考高二(文科)历史试卷命题内容:中古世古说明:1、本试卷分第I、II两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Ⅰ卷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到答题卡上;Ⅱ卷的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4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1.西周的道路以周王室为中心向外围延伸,通往各诸侯国,东南西北各个方向均设有主要干线。如西向及西南方向通往矢、散两国;东向由镐京通往成周、桧、谭、齐;南向由成周通往鄂、申、曾;东南向由成周至坯、蔡、(胡);北向通往

2、晋、刑、燕等。这表明西周时期A.加强了全国各地经济文化的联系B.国家政权也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C.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D.推动了西周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2.据《荀子·礼论》记载:周代的棺椁制度为天子用二椁五棉,诸侯一椁四棺或三棺,大夫一椁二棺,士一椁一棺。根据目前考古发据,西周至春秋早期的诸侯墓葬多用一椁二棺,春秋中期至战国早期的各国国君墓,基本是二椁三棺或一椁三棺。这一变化可以用来说明A.礼乐制度演变的特殊性B.西周时宗法制度逐步确立C.礼乐制度落实的渐进性D.春秋战同时期的礼崩乐坏3.钱穆先生指出“中国版图的恢廓,盖自秦

3、时已奠其规模。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这一统一的变局还体现出A.从血缘世袭到宗法世袭B.从宗法封建到帝制集权C.从世袭政治到官僚政治D.从礼乐治理到法律治理4.据《宋史》记载,北宋有7位武将曾担任过地方知州:人物官职事迹人物官职事迹郭进登州刺史、卫州刺史为人俭于己,便于人……次之以德政,化俗于斯刘谦邠州知州谦无所扰,邠人多爱之刘福卫州刺史、雄州刺史治五年,境内宁谧……百姓立遗爱碑,以闻其状马怀德雄州知州有材勇智力,可以遍知州事高化知事诸州(具体

4、不详)虽起身行伍,然颇知民事马知节知益州兼转运使;主政枢密院十年马枢密知节劲直……抑好强,恤孤弱孟元沧州知州家有文风;应变活民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宋代A.武将担任地方知州较为普遍B.武将在吏治中发挥重要作用C.统治者改变重文轻武的政策D.地方百姓更加拥戴武将知州5.有学者认为:“行省的最高长官丞相和平章政事掌握一省军事、行政、财政大权,各级官吏由中书省和吏部选用,既保证了中央有足够的力量统治全国,又能保障地方有适度的权力进行建设,比较顺利地解决了唐宋之时的集权弊端。由此可知A.行省制下地方官员权力不受约束B.行省制消除了地方割据

5、的根源C.行省内部权力相互牵制,有利于维护统治D.行省覆盖全国,有利于中央集权6.宋代“职”“官”分离,另有“差遣”负责具体事务。朝廷通过授予“职”来体现文官的特殊地位,其多为进士出身,如太宗时期入龙图阁者,“一经此职,遂为名流”。据此可知宋代A.国家机关行政效率提高B.中枢权力机构不断完善C.科举制度功能得以加强D.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7.明初废中书省启,皇帝直辖六部,尚书、郎中权重,侍郎、员外郎权轻,到清代,六部尚书和侍郎均称为堂官,都有直接上奏权,如若意见不一致由皇帝裁决。这变化反映了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弱化B.君主专刺统

6、治逐渐加强C.内阁议政功能已被剥夺D.六部成为行政权力中枢8.清代军机处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军机处官员任命也无制度上的规定可供遵循,军机大臣都是以原官兼职,皇帝可随时令其离开回原衙门:各军机大臣的事务也没有制度上的规定,一切都是皇帝临时交办的。这说明清代军机处A.没有定制、是临时机构B.运行高效、但决策具有随意性C.随机择人、保密性特强D.法规完善、政务处理有章可循9.钱穆认为,中国政制之演进,约得三级。第一级,“由封建而跻统一”;第二级,“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第三级,“由士族门第再变

7、而为科举竞选”。从演进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A.政权统治基础逐步扩大化和民众化B.推行科举制是士人政府形成的标志C.共同趋向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儒家思想正统化影响三级政制演变10.宋朝的“台谏”为御史台和谏院的合称,是主要的监察机构。谏院对朝政遗缺、官员失职等事进行规谏讽喻。宋太祖曾立下规矩,“不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者”。后来宋朝皇帝都恪守了这一祖训。宋朝的这一传统A.保证了王朝统治的长期稳固B.调动了知识分子的参政热情C.完善了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D.体现了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11.公元前5世纪后期,如果有人在公民大会上提出了与既

8、有法律相抵触的议案,或者议案提出的方式违反法定程序,在此后的1年内,任何公民都有权起诉议案提出者,如果起诉者胜诉,则给予奖赏,违法议案提出者将被处理罚款。这一制度的设立A.凸显了法律建设的专业化水准B.保证了城邦政治决策的公正性C.有利于强化公民的政治责任心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