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ID:44780529

大小:607.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10-28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牡一中2018级高一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30题,每小题1分,31——45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北京时间2010年6月17日消息,科学家表示,太阳活动将进入活跃期,到2013年太阳活动将会达到下一个高峰期,届时将会发生最强烈的太阳风暴,产生的危害可达卡特里娜飓风所造成的损害的10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太阳风暴袭击地球时,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②地球上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卫星定位系统将受到干扰 ④我国北方会出现极昼现象A.③④B.①③C.①②D.②③2.在太阳活动高峰年,下列行为能有效防范其影响的是(  )A.增加户外活动,增强

2、皮肤的活力B.加强监测和预报,做好应急准备C.消除“宇宙垃圾”,保持太空清洁D.扩大电信网络建设,保持网络通畅【答案】1.D2.B【解析】试题分析:【1题详解】极光只出现在两极地区;我国最高纬度是53度,不会出现极昼,且极昼现象出现与太阳活动无关,是地球公转产生的;太阳活动可使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广播电视节目传输的卫星信号中断;太阳活动会扰乱地球磁场,GPS定位系统受影响。【2题详解】在太阳活动高峰期,太阳辐射强,应减少户外活动,钢铁、银行、交通等受太阳活动影响不大,太阳活动高峰期会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所以应加强电信网络建设,保持网络通畅。考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下图中D地此时是20

3、15年12月21日的正午时刻,此时一艘轮船从A地出发,航行6天后到达B地,然后又继续航行10天,到达目的地C地(32°N)。-20-据图完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轮船出发时,与A地处在同一天的日期范围约占全球的比例(  )A.等于1/2B.大于1/2C.小于1/2D.全球在同一天4.轮船到达C地时,该地的时间为(  )A.2016年1月6日16时B.2016年1月5日8时C.2016年1月5日16时D.2016年1月6日8时【答案】3.A4.C【解析】【3题详解】读图,A地与D地位于同一时区,轮船出发时,D地是2015年12月21日的正午12点,即A地是21日12点。此时时刻0点的经线是0

4、°经线,A地位于180°经线上,与A地处在同一天的日期范围约占全球的比例是等于1/2,A对。B、C、D错。【4题详解】轮船出发时间是2015年12月21日12点,根据经度,C地位于西8区,向东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此时C地区时是12月20日16时。到达C地,航行了共16天,12月份是31天,到达C地时,该地的时间为2016年1月5日16时,C对。A、B、D错。昼夜现象使地球表面出现晨昏线(圈),把地球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结合所学晨昏线的有关知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在下面四幅图的A,B,C,D四点中,处于黄昏的是(  )-20-A.AB.BC.CD.D6.昼夜更替产生的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

5、有关(  )①地球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 ②地球是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 ③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 ④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公转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答案】5.B6.C【解析】考查晨昏线及昼夜交替。【5题详解】处于黄昏即在昏线上,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到夜的交线为昏线,B正确。【6题详解】由于地球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故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现象,而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C正确。7.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  )A.地震波速度的变化B.地球内部温度的变化C.地球内部组成物质的变化D.地球内部压力的变化【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地球内部的知识,目前主要通过

6、对地震波的研究来获得。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说明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是变化的,变化明显的地方形成了不连续界面,不连续界面成为地球内部圈层的界线。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界线;古登堡界面是地幔和地核的界线。故答案选A。当地时间2016年7月26日,日本樱岛火山的昭和火山口强烈喷发,浓烟滚滚,伴随有闪电。下左图为樱岛火山爆发的景观图,下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岩石类型。-20-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樱岛火山爆发形成的岩石类型是右图中的A.甲B.乙C.丙D.丁9.形成丁类岩石的地质作用是A.上升冷却凝结B.外力作用C.变质作用D.重熔再生【答案】8.A9.B【解析

7、】本题主要考查地质循环,意在考查学生地质循环图表的联系图的判读,总体难度不大,基础性强,只要掌握岩石圈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即可正确作答。【8题详解】樱岛火山喷发的物质为来自软流层的岩浆,对应右图可知,甲为软流层物质喷发冷凝形成的,故选A。【9题详解】读右图判断,丁为沉积物固结形成的,属于外力作用,故选B。10.下列岩石中,能找到化石的是A.花岗岩B.石灰岩C.大理岩D.玄武岩【答案】B【解析】该题考查的是岩石的组成和特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