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专用)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4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含解析)新人教版

(天津专用)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4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含解析)新人教版

ID:44780664

大小:31.3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8

(天津专用)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4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天津专用)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4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天津专用)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4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天津专用)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4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规范练4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一、选择题1.有学者指出:“它赋予了君主以天然的政治领袖和道德领袖的双重权威人格,否定了民众作为独立的政治主体的存在意义,从而在理论上堵塞了近代民主法制制度产生的道路。”这里的“它”指的是(  )A.郡县制B.分封制C.宗法制D.君主专制2.“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秦朝(  )A.开创了行之有效的地方行政体制B.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C.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传统贵族政治D.中央和地方出现机构臃肿

2、的趋向3.(2018天津河北质检)秦始皇始置,权重而秩尊。西汉沿置,以监察、执法为主要执掌,位上卿。此官职应该是(  )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郡守4.“位卑权重、位高权轻”是中国古代设置官吏的重要原则,对品级较低者委以重任便于控制。以下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A.秦始皇时期的“三公”B.汉武帝时期的“中朝”C.唐太宗时期的“三省”D.宋太祖时期的“二府”5.察举制在两汉时期历经损益。起初,被举荐的吏、民经皇帝策问后授官;后来,被举荐者需通过朝廷设置的相应科目考试后,才能得到官职。这说明察举制(  )A.按出身授官不能适应统治的

3、需要B.逐渐被九品中正制取代C.以考举士成为主要的选拔方式D.官吏选拔标准趋向客观6.魏晋时的中书省和门下省原本只是充当皇帝秘书的机构,后来权力逐渐增大,进而演变成了国家的核心机关。这反映了(  )A.君主的权力被削弱B.国家行政机构不断完善C.专制下的权力转移D.秘书机构权力过度膨胀二、非选择题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

4、之阙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顾炎武《日知录》材料二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从这

5、个意义上说,贵族从分封制下的社会政治阶层转化成了郡县制下的社会阶层,成为官僚的贵族便不再具有封地主人和天子臣属的双重身份,而仅仅只有天子臣属的一种身份。——任怀国《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指出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以及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2)根据材料三,指出分封制转型为郡县制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变化的本质特征。(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官僚体制的认识。答案:1.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它”使君主具有权威,民众没有权利,堵塞了近代民主法制制度产生的道路,故“它”指的是“君主专制”,故

6、选D项。2.B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体制,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了秦朝地方郡守、郡尉、郡监分别隶属于中央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从而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故B项正确;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主要标志是郡县制的建立,在这一制度下,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而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涉及的只是秦朝中央三公和地方郡守、郡尉、郡监等机构官员,不能体现机构臃肿,故D项错误。3.C 解析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故A项错误;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故B项错误;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

7、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与题干中“以监察、执法为主要执掌”相符,故C项正确;郡守是地方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故D项错误。4.B 解析秦朝的“三公”位高权重,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汉武帝任用自己身边的侍从、亲信组成的“中朝”,参与决策,体现了“位卑权重”,而三公九卿转变成了“外朝”,属于“位高权轻”,故B项正确;唐朝的三省长官都是宰相,拥有实权,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宋朝的“二府”“位高权重”,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5.D 解析材料体现出察举制的选拔标准趋向客观,不是按出身授官,故

8、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察举制逐渐被九品中正制取代的信息,故B项错误;以考举士成为主要的选拔方式是科举制的特点,故C项错误;“起初,被举荐的吏、民经皇帝策问后授官;后来,被举荐者需通过朝廷设置的相应科目考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