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专题1第一单元3第3课时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练习(含解析)苏教版

(江苏专用)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专题1第一单元3第3课时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练习(含解析)苏教版

ID:44781047

大小:157.1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8

(江苏专用)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专题1第一单元3第3课时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练习(含解析)苏教版_第1页
(江苏专用)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专题1第一单元3第3课时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练习(含解析)苏教版_第2页
(江苏专用)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专题1第一单元3第3课时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练习(含解析)苏教版_第3页
(江苏专用)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专题1第一单元3第3课时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练习(含解析)苏教版_第4页
(江苏专用)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专题1第一单元3第3课时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练习(含解析)苏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专题1第一单元3第3课时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练习(含解析)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基础巩固]1.含有11.2gKOH的稀溶液与1L0.1mol/L的H2SO4溶液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KOH(aq)+H2SO4(aq)===K2SO4(aq)+H2O(l) ΔH=-11.46kJ/molB.2KOH(aq)+H2SO4(aq)===K2SO4(aq)+2H2O(l) ΔH=-11.46kJ/molC.2KOH(aq)+H2SO4(aq)===K2SO4(aq)+2H2O(l) ΔH=-114.6kJ/molD.KOH(aq)+H2SO4(aq)===K2SO4(a

2、q)+H2O(l) ΔH=-57.3kJ/mol解析:选D。中和热是以生成1molH2O(l)所放出的热量来定义的,故书写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生成1molH2O(l)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故D正确。2.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稀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1,则稀H2SO4和稀Ba(OH)2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SO4(aq)+Ba(OH)2(aq)===BaSO4(s)+H2O(l) ΔH=-57.3kJ·mol-1B.1molCO(g)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283.0kJ

3、,则2CO2(g)===2CO(g)+O2(g)反应的ΔH=556.0kJ·mol-1C.葡萄糖在人体内转化为CO2和H2O为吸热反应D.NaOH溶液与稀H2SO4反应,表示其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aOH(aq)+H2SO4(aq)===Na2SO4(aq)+2H2O(l) ΔH=-114.6kJ·mol-1解析:选B。中和热不包括生成沉淀所产生的热效应,Ba2+与SO反应生成BaSO4沉淀会放出热量,故稀H2SO4与稀Ba(OH)2溶液反应生成1molH2O时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故A项错误;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的ΔH数值相等,符号相反,同

4、时应注意ΔH必须和化学计量数相对应,故B项正确;葡萄糖在人体内转化为CO2和H2O,是一个放热反应,故C项错误;中和热是以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热量来定义的,因此书写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生成1molH2O为标准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故应为NaOH(aq)+H2SO4(aq)===Na2SO4(aq)+H2O(l) ΔH=-57.3kJ·mol-1,故D项错误。3.已知HCl和NaOH的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1,则下列物质间发生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与57.3kJ最接近的是(  )A.含0.5molCa(OH)2的稀溶

5、液与足量稀H2SO4B.含1molH2SO4的稀溶液与足量稀NaOH溶液C.含1molCH3COOH的稀溶液与足量稀KOH溶液D.含1molBa(OH)2的稀溶液与含1molHCl的稀盐酸解析:选D。HCl和NaOH的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是可溶性强酸与可溶性强碱生成可溶性盐和1molH2O所放出的热量。A.生成物CaSO4是微溶物,故A错误;B.含1molH2SO4的稀溶液与足量稀NaOH溶液生成2molH2O,故B错误;C.CH3COOH是弱酸,电离要吸热,故C错误;D.1molHCl和1molBa(OH)2的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是可溶性强酸与可溶性强碱生成

6、可溶性盐和1molH2O所放出的热量,故D正确。4.已知25℃、101kPa条件下:(1)4Al(s)+3O2(g)===2Al2O3(s)ΔH=-2834.9kJ·mol-1(2)4Al(s)+2O3(g)===2Al2O3(s)ΔH=-3119.1kJ·mol-1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为O3为吸热反应B.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高,由O2变为O3为放热反应C.O3比O2稳定,由O2变为O3为吸热反应D.O2比O3稳定,由O2变为O3为放热反应解析:选A。依据盖斯定律,第一个热化学方程式减去第二个热化学方程式可得

7、:3O2(g)===2O3(g) ΔH=284.2kJ·mol-1,说明等质量的臭氧比氧气能量高,不如氧气分子稳定。对比四个选项,只有A正确。5.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2SO2(g)+O2(g)2SO3(g)为放热反应,则S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3的能量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已知H+(aq)+OH-(aq)===H2O(l) ΔH=-57.3kJ·mol-1,则任何酸碱中和反应的热效应均为-57.3kJD.已知Sn(灰,s)Sn(白,s) ΔH=2.1kJ·mol-

8、1,则白锡制品在寒冷的冬天因易转化为灰锡而损坏解析:选D。A项中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