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4《与妻书》教案(1)(新版)语文版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4《与妻书》教案(1)(新版)语文版

ID:44786826

大小:7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28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4《与妻书》教案(1)(新版)语文版_第1页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4《与妻书》教案(1)(新版)语文版_第2页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4《与妻书》教案(1)(新版)语文版_第3页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4《与妻书》教案(1)(新版)语文版_第4页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4《与妻书》教案(1)(新版)语文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4《与妻书》教案(1)(新版)语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单元24与妻书一、教学目标:1.学习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2.理解“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是吾勇于就死也”这句话的含义,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相结合以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3.掌握课文中活用的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意、至、语、书”等多用词的用法,掌握“其”、“与”在句子中的意义.二、教学重难点:理解文中林觉民在对爱妻子、爱国家的两难选择中作出选择的情感历程(作者如何由对妻子的爱上升到对民族国家的大爱,两个爱如何统一)三、教学时数:两课时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 由

2、匈牙利诗人裴多菲诗作引入: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提问:诗作表达的是怎样一种思想感情?九十多年前,中国也有一位革命者,用生命和挚爱,谱写了这样的文稿.引出林觉民的《与妻书》作者作品介绍:1.时代背景——黄花岗起义(印发给学生)2.林觉民及其方巾遗书——《与妻书》请学生看注①作补充林觉民《与妻书》,又名《绝笔书》,又名《寄妻绝笔书》.这是一篇从妻子的思想实际出发,反复阐明为争取民族、国家的自由独立而勇蹈死地、义无反顾的革命道理的情书,反映了他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思想.他在写《与妻书》的同时,还给他父亲林孝颖先生写了一封不到四十字的信.

3、这封信言简意明,充满了他热爱祖国,为争取独立而勇蹈死地的崇高精神.他该父亲的信和《与妻书》是在广州起义前三天写的,起义失败后,有人神秘将这两封信在半夜塞在林觉民家门缝里,第二天清晨家人发现了这两封信,其妻陈意映阅后,当即昏倒在地,不久生下遗腹子仲新.两年后意映在悲伤抑郁中逝世……《与妻书》手稿,已由林觉民次子仲新献给人民政府,(长子依新后夭折)现陈列在福建省博物馆.二、听课文朗读,正字音、释难字词1.其:吾望其言是实             (这,指示代词)今则望其真有             (它,代词)    卒不忍独善其身            (自己,

4、代词)    汝其勿悲               (表祈使,规劝)    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他们,代词)2.与:与妻书                (给,动词)    与使吾先死,无宁汝先吾而死      (与,与其,与“无宁”组成表选择的固定结构)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          (跟,介词)    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和,连词)-    吾先死留苦与汝            (给,动词)3.至:吾至爱汝               (极,最,副词)    吾爱汝至               (到了

5、极点,副词)词类活用:1.汝幸偶我                 (意动,以……为配偶)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形作动,尊敬)3.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形作动,爱护)4.称心快意(使动,使意快)四、文本研读1.1节:“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书意,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午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这句说明写遗书的原因和心情.作者是从哪及格方面向妻解释的.明确:一方面表明他是爱妻子的,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不忍当前形势,愿“助天下人爱其所爱2.“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提出全文的中心

6、,全文说理由此而展开,“爱汝”与“勇于就死”看来是矛盾的,但在有志于济世的革命者看来,是统一的.请在这一节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说明作者是怎样将这两者统一起来的.(原句略)3.文章3-5节写了哪三忆三愿,请用简洁的语句概括板书:三忆:一忆生死之争论二忆新婚燕尔,两人双栖之所三忆六七年前远行欲告又止的情景第一件事是夫妻谁先死的谈话,说明自己本不愿先死而“留苦”给妻子.第二件事是新婚的甜蜜生活情景,说明自己真真不能忘记爱妻.第三件事是两次离家未能将实情告诉妻子的原因和心情,说明自己“挚爱”妻子,怕妻子担受不起深重的悲痛.这三件事的共同之处都反映了烈士生前对妻子的眷恋之

7、深,为妻子着想无所不至,用事实说明自己绝不是一个无情的人.板书:三愿:一愿九泉之下哭相和二愿真有鬼三愿心电感应有道,灵魂常相依4.“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有”这句话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是个革命者,当然是不相信有鬼的,至于“望其真有”,一则说明自己对妻子的“至爱”,二则用来安慰妻子.这哀痛欲绝的话,同样反映了作者为革命而死的高尚胸怀.5.有人说,很多革命烈士的遗书往往写得激昂慷慨,大义凛然.而《与妻书》为何如此委婉,“汝忆否”一节近乎闲情逸致?这是一封非同平常的绝笔书,因为担心妻子不理解而产生误会,因此处处要作安慰与解释;再则,写爱得深——爱妻子、爱

8、生活,更见其精神境界之高,死的伟大.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