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 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 制度

ID:44794519

大小:18.6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29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 制度_第1页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 制度_第2页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 制度_第3页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 制度_第4页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 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 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制度为加强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保证安全生产事故及时报告和处理,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吸取事故教训,总结经验,改善企业安全施工条件,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一、“四不放过”原则(1)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2)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3)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4)事故没有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不放过.二、事故分类死亡人数重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特别重大事故≥30人≥100元≤1亿重大事故10≤人<3050≤人<1005千万≤元<1亿较大事故3≤人<1010≤人<501千

2、万≤元<5千万一般事故人<3人<10元<1千万三、事故报告:(一)企业发生轻伤事故后,负伤者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其直接领导,由其直接领导报告公司负责人。工地发生伤亡事故后,负伤者或者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以最快的方式向项目部报告,再由项目部向公司负责人报告。(二)公司负责人接到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向市安监站及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劳动局、公安、人民检察院、工会等相关部门报告,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并在24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按规定逐级上报。企业主管部门和劳动部门接到死亡、重大死亡事故

3、报告后,应当立即按系统逐级上报;死亡事故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企业主管部门和劳动部门;重大死亡事故报至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劳动部。(三)报告内容应详细,报告要迅速。书面报告(初报表)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3.事故的简要经过;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5.已经采取的措施;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四)发生死亡、重大伤亡事故后应当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五)公司

4、在建项目应按规定在每月终填写《工伤事故月报表》及其文字说明报送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备查。(六)在伤亡事故发生30日内内,如果有负伤人死亡,企业应立即向主管部门、当地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工会组织补报。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事故发生后,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首先抢救伤员和排除险情,制止事故蔓延扩大,稳定施工人员情绪,要做到有组织、有指挥,同时要严格保护现场,绘制现场简图并作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有条件的可以拍照、录像。清理事故现场应经调查组同意,方能进行,任何

5、人不得借口恢复生产,擅自清理现场,掩盖事故真相。四、事故的调查: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可以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也可以授权或者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在事故调查组未进入事故现场前,派专人看护现场,任何人不得擅自移动和取走现场部分对

6、象,因抢救人员和国家财产,防止事故扩大而需移走现场部分对象时,必须作出标志,绘制事故现场图,摄影或录像并详细说明。清理事故现场要经事故调查组同意后方可进行。对可能涉及追究责任者刑事责任的事故,清理现场要征得公安机关的同意。(一)事故调查组1事故调查组成员应符合下列条件:(1)具有事故调查所需的某一方面的专长;(2)与所发生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2事故调查组的职责(1)查明事故发生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2)确定事故责任者;(3)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4)写出事故调查报告。3事故调查组有权

7、向发生事故的企业和有关单位,有关人员了解情况和索取有关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4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阻碍,干扰事故调查组的正常工作。(二)事故调查工作程序1事故发生后,调查组必须立即赶到事故现场进行勘查。现场勘查的主要内容有:(1)查看事故现场的设备,作业环境状况。(2)拍摄有关的痕迹和对象,绘制有关处所的示意图(3)收集并妥善处理与事故有关的物证(4)其它与事故有关的情况。2收集资料(1)向有关人员调查事故经过和原因,并做好记录。(2)有关规章制度及执行情况,设计和工艺技术等资料(3)事故受害人或肇事者过去事故

8、记录和事故前健康状况(4)伤亡人员所受伤害程度的医疗诊断证明。(5)对设备、设施、原材料所作的技术鉴定材料和试验报告。(6)经济损失情况及其它资料。3事故责任分析(1)确定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2)凡属责任事故应确定事故的直接责任、主要责任、领导责任以及其它应负的责任。(3)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4)写出事故调查报告。五、事故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