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见习(实习)总结

教育见习(实习)总结

ID:44817104

大小:21.6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30

教育见习(实习)总结_第1页
教育见习(实习)总结_第2页
教育见习(实习)总结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育见习(实习)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见习总结——北遥风和日丽的阳春三月里,我们迎来了期待已久的中学教育见习;在满脑子回荡着学长学姐们对长春市第十中学评价的话语中,我们忐忑地来到了教育见习目的地。正如学长学姐们所言,长春市第十中学有三大特色:十中很厚重古老,十中不太热情好客,十中的实力有待发展。随着脚步踏入十中的那厚重而古老的学校大门,十中的三大特色一一浮现。走进十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栋历经岁月沧桑的五层高楼,那是学校唯一的一幢教学楼,也是学校最好的一幢楼。我敢肯定这幢楼的岁月堪比新中国的年龄!在本能地对新环境产生的好奇心下,我双眼目光不停地

2、游走在占地不大的十中校园。除这幢历经岁月沧桑的五层教学楼外,十中还有一栋多用途综合楼,一栋教师宿舍楼。综合楼有学生寝室,有电教室,还有会议室等。不大的教师宿舍楼也许是伪满洲国留下的遗迹。学校有一个简陋的篮球场,一个以泥沙为场地作为的足球场。我不由得反问自己,难道我们乘坐着时光穿梭机来到了七八十年代,或者更久远?也许这一切都体现了十中的历史底蕴!也许是东北师范大学与十中在长期的合作中建立的友好关系,我们俨然成为十中的一份子,所以十中人见到我们也没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对我们熟视无睹。于是我们只得哪里凉快哪里呆着!在

3、随意的脚步运动和双眼的扫描中,在十中的一个以大红色为背景的宣传栏中,我看到了这样的段落:“……我校2010级××同学在今年的高考中以618的高分打破了我校的高考理科最高历史记录……我校2010级×××同学在今年的高考中以563分成为我校今年的文科状元……”我能从中体会到十中在2010年高考中获得可喜可贺成果的喜庆,同时这也让我更加自信和满足!当然,以上只是我个人在第一次步入十中后,十中给我的第一印象。在接下来的五天时间里,我们走进十中,融入十中,体会十中,见到许多,听到许多,也思考和感悟了许多。周一下午,教育见

4、习第一次进入正题。我们在高一(3)班听了两节习题课,第一节是生物习题课,第二节是物理习题课。尽管两节习题课不是同一科目,但听完这两节习题课后,我不禁对两者进行了比较。生物习题课上,老师采取以学生讲解习题为主,教师指导补充总结为辅的方式讲解习题。在讲解习题的过程中,学生积极认真,动手动脑动嘴,课堂效果可嘉。这种方式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原本枯燥无味的习题课堂活跃了起来,还从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物理习题课上,老师主要采取自行讲解方式授课,花费时间短,突出每一道习题

5、的核心。但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积极性差,有少部分学生甚至根本没有听老师的讲解。因此,相比较而言,在习题时课上,教师采取以学生讲解习题为主,教师指导补充总结为辅的方式更为可取。周四上午第一节听的是高一(6)班的物理习题课,老师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给学生讲解习题。每一个学生讲完每一题,老师便对该习题进行补充和总结。对于有的学生不会讲解或者不会做的习题,老师在一旁指导,帮助其完成讲解。这种方式与周一的生物习题课的讲解类似,与周一的物理习题课相比相形见绌。这种课堂组织方式收效非常好,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符合素质教育

6、理念!周四上午第二节听的是高一(8)班的语文课,讲的是《林黛玉进贾府》。老师的授课方式为板书,板书整洁漂亮,简而精。其粉笔字更是隽秀有力,令人钦佩!一般说来,语文课上气氛都比较低沉,然而老师却别出心裁。老师根据课本上对贾宝玉的正侧面描写,结合生活实际,利用幽默风趣的言语,使课堂异常活跃。学生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积极认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基本上都跟上了老师的进度,能回答上老师就课文所提出的问题。课间操时间,学生下楼秩序井然。在每个楼梯转角处,学校专门设置了一个礼仪标兵在此看守,以备不时之需。课间操结束后,

7、学生按照班级教室所在楼层高低,依次分两路纵队蛇形返回教室。整个课间操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学校对此花了不少心思,效果非常明显。周四上午第三节听的是高一(8)班的生物课,内容是《DNA的本质》。该节课的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十分合理。首先,老师进行说课,回顾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要点,如染色体组成,DNA的结构及成分等。然后,对格林菲斯的肺炎双球菌实验的过程及现象进行讲解,在学生的参与下,推导出S肺炎双球菌里的某种物质使小鼠死亡。立即提问:是什么物质使小鼠死亡的呢?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思考。进而抽学生表

8、达其自己的想法,这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还锻炼了其语言表达能力。接着,引出下一个内容,也就是回答上一个问题,即是什么物质使小鼠死亡的呢?或者可以说什么是遗传因子?最终在艾弗里的实验中,解决了上面的问题:DNA是遗传物质,是导致小鼠死亡的根本原因。这样解决了学生的认知矛盾,并学到了知识,心情大悦。紧接着对遗传物质进行扩展讲解,利用烟草花叶病毒为例,说明了RNA也是遗传物质。最后得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