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余华《活着》的苦难内涵

浅谈余华《活着》的苦难内涵

ID:44818676

大小:18.2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30

浅谈余华《活着》的苦难内涵_第1页
浅谈余华《活着》的苦难内涵_第2页
浅谈余华《活着》的苦难内涵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余华《活着》的苦难内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余华《活着》的苦难内涵摘要《活着》展现了一个又一个人的死亡过程,掀起一波又一波无边无际的苦难波浪,表现了一种面对苦难生活、面对死亡的可能的态度,真实地展示了人“活着”的艰难与无奈。面对苦难,主人公福贵顽强隐忍,并从苦难中超越出来,让灵魂升华到一个宁静平和的境界,向我们展示了人的蓬勃生命力和坚持追求自己人生的伟大和崇高。关键词余华《活着》苦难余华在《活着》的前言中谈到:“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这句话也揭示了《活着》这部小说的悲剧所在:人生总有许多苦难,人不断地承受着生活给予的苦

2、难,没有任何办法,只有默默地承受,但人不能被苦难打倒,要让不屈的灵魂顽强隐忍地生活,并让灵魂从苦难中超越与升华出来,追求活着本身的真正意义。一、在苦难的世界中“活着”“作家是否能够使自己始终置身于发现之中,这是最重要的”余华用自己独特的洞察力,发现和描写了现实生活中普通老百姓所经历的重重苦难。,余华想要告诉读者的是“我们中国农民的利益是一再被牺牲掉……中国的农民啊,就跟福贵一样,逆来顺受,不会做过激的事情……我想不应该再牺牲他们的利益了。”余华在小说中对福贵这样一些无辜受难者,寄托了无尽的关怀和同情。《活着》以连续性的

3、死亡事件,叙述了主人公福贵在一夜之间倾家荡产,在命运的夹缝中左冲右突,开始了一生的悲剧历程。福贵的不幸源于他嗜赌成性,冥顽不化,最终输掉祖上最后的房产。画押清帐后,徐父被活活气死,而败家子的福贵只是打了个寒颤。生活似乎从这一刻才真正开始,生存的艰难渐显端倪。福贵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农民,长期以来在贫困线上挣扎、苦熬,妻子有病没钱医治而病死,儿子死于输血,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好女婿,要抱外孙,女儿却死于难产,女婿死于事故,年老力衰的他无法为外孙带来幸福,却使外孙因为饥饿吃了过多的青豆胀死。余华在这部小说把苦难推向了极致,在这里

4、,命运作为一种无比残忍的力量,造成了死亡重复地、循环地发生,死亡就像福贵摆不脱的阴影,时时逼着他退缩到怵目惊心的生命荒野。小说从头到尾都没离开一个死字,就是这样一部书,被余华取名为《活着》,但讲述的却是如何面对死亡。二、不屈的灵魂在苦难中顽强隐忍毋庸置疑,世上的苦难大多数都是降临在最底层的平民特别是农民头上,而底层农民由于自身力量弱小,地位的低下,要想改变自己的真实生存处境,几乎没有可能。面对冰冷的现实,面对巨大的苦难,弱势群体无法改变,弱势个体更是无法改变。福贵虽然面临一次又一次的苦难,在苦难面前无力与强悍的命运抗争

5、,但他仍然不断为自己寻找活着的意义与希望,以不屈的灵魂在苦难中顽强隐忍地生活。全文色调总体上十分灰暗,但是每一个故事情节里又总有一笔亮色,表现了福贵在承受了一个一个打击之后,依然对生命中的另一些亮色充满了希望和期待。父亲把家产全部变卖后并不完全绝望,只希望福贵从此以后能重新做人;父亲死后,母亲宽慰福贵说:“人只有活着高兴,穷也不怕”,然后福贵为了养活家人,向龙二租了五亩地,期待开始新的生活;母亲病死后,家产被龙二拿走,但妻子家珍的话让他明白,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儿子有庆死后,福贵就把希望寄托在凤

6、霞身上;凤霞去世后,福贵就把希望寄托到了女婿和外孙苦根身上;家珍去世后,福贵就搬到城里和二喜一起照顾苦根。随着故事的逐步推进,福贵面对死亡的深层次情绪逐渐出现了转机,悲凉的气氛也在逐渐减弱。一个个亲人的死去,在别人眼里是多么的凄凉,但此时福贵的眼神是那样平和,就像是看了一辈子的悲欢离合之后的沉淀,这种眼神就是要袒露的内心真实。《活着》这部小说向读者展示的不仅仅是生活中那形形色色的苦难,而且还告诉读者如何应对苦难。对于处于弱势群体的福贵来讲,在无力穿越的现实苦难面前,只有默默的忍耐,在不断地忍受苦难的同时,自己的情感也变

7、得广阔、超脱。反复的“死亡”旋律,强化和突出了“活着”的福贵忍耐力量的强大,使读者看到了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在苦难面前,反抗的方式让人们看到人类面对苦难时的积极的、行动的姿态,这是人类生命力量和意志力量的表现,是人类精神境界的最高体现。《活着》是余华创作中的一次大转折,他写了具体实在的苦难,写了现实境遇中的人如何在苦难中活着,并向我们显示了“活着”的人在生命和精神两个角度上的意义。小说中,余华的讲述充满对福贵的悲悯,把苦难化为一种迷漫性的痛苦情绪,融入在平静而略带温和的叙述之中,使读者感到余华的情感的力量和德行的力量

8、。他对于福贵的这种深切关怀和深刻同情,给读者带来心灵的温暖和灵魂的震撼力。参考文献[1]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谢有顺.先锋就是自由.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173.[2]余华.余华作品集(三卷本)[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