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师大二附中高三(上)期中语文

2018北师大二附中高三(上)期中语文

ID:44835140

大小:498.29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30

2018北师大二附中高三(上)期中语文_第1页
2018北师大二附中高三(上)期中语文_第2页
2018北师大二附中高三(上)期中语文_第3页
2018北师大二附中高三(上)期中语文_第4页
2018北师大二附中高三(上)期中语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北师大二附中高三(上)期中语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8北师大二附中高三(上)期中语文2018.1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一、本大题共3小题,共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3题。音色里的中国人文中国音乐里音色表现的一个内涵即是“音即一切”的音色观。音色的表达是在音色里就完成的,不需要假借任何外在的旋律、曲式、结构的发展。音色里的实音、虚音、合音,就有层次。如《思春》,由一个音的五种音色变化就可以带出心有戚戚,但欲言又止,最后终于倾吐出来的心情变化。一个“音”在这里事实上就具足了一切。就中国音乐“音即一切”的音色特质,我们做几点介绍。任何音乐系统都有它喜欢的音色。中国音色虽

2、然比较多元,但还是有它基础音色的存在。这基础音色跟桐木音色有关。中国人在音乐上比较不讲究共鸣,它要的是材质本身的音色。而梧桐软硬适中,较能传达出很淳厚中和的感觉,而在这点基础上再做变化。中国音乐重视音的本质,以《阳春》为例,它所以有那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就因琵琶“多骨少肉”的音色,这首曲子不能拿到吉他上弹。也许当吉他弹出第二十个音时,它第一个音的共鸣恐怕还在那里。所以吉他很适合伴奏,而琵琶只能做主体的、独奏的表现。中国的乐器都有这个特色,它的音色虽然站在梧桐木的基础上面,但个性很清楚、颗粒很清楚地直接表现出来。所以我们常说中国乐曲的

3、音色是非常个性的,也就是这个道理。再有,音色还常体现一个较音色更基底的角色出来。过去琴人讲,散音不动,像地;泛音空灵,像天;按音是人来变化它的,代表人。一个好的乐曲一定要在天地人中间得到协调。所有的古琴曲,一开始不是散音,就是泛音。最后的结束一定是泛音,为什么,因为散音代表地,泛音代表天,代表音乐来自天地。最后好的音乐,要回归于天。这里体现出了中国人特殊的创作观。“音即一切”还涉及中国音乐对下指落弦的功力讲究。中国音乐,讲软弦对软弓。最好的民间胡琴家用的乐器,弓拿起来,弓毛是垂在下面的,弓毛可以缠三匝。其好处是可以在瞬间达到最大的张力位差。

4、我们听20岁的人唱的《塞上曲》,中年人唱的《塞上曲》,老年人唱的《塞上曲》,这样一种因音色的变化而产生的情怀对应,必须在具体实践中才能感受到。乐谱是没有办法表现音色的。所以从谱子认知一个中国作品,可能那个原点就缺了。而这样一个原点的缺失,就会导致中国音乐里可能最重要的一块就从根柢流失了。(节选自《文汇报》林谷芳《音色里的中国人文》)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A.中国音乐里的音色表达,与旋律、曲式、结构无关。B.中国的乐器都是梧桐木制成的,是因为中国音乐音色的需要。C.中国人独特的创作观是要体现乐曲在天地人之间的协调。

5、D.中国乐曲是不能从谱子去认知的,乐谱难以表现中国音色。2.下列对乐器与中国音色关系的表述,符合文章原意的一项是(3分)..A.吉他等西洋乐器不大适合演奏中国乐曲,因为吉他只适合伴奏。B.琵琶“多骨少肉”的构造,可以产生“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色效果。C.最好的民间胡琴家用的是软弓,目的是为了在瞬间达到最大的张力位差。D.因为桐木木质中和,表达音色比较单纯,符合中国人讲究材质本身音色的需要。3.文段中作者列举了三首中国乐曲,谈谈作者借这三首乐曲分别说明了中国音乐音色的哪个特点。(对每一首乐曲的说明不超过25个字)(3分)二、本大题共16小题,

6、共46分。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是:宾语前置的标志.1/9B.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病:担忧.C.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廉颇蔺相如列传》)顾:回头看.D.王曰:“何坐?”曰:“坐盗。”(《齐桓晋文之事》)坐:犯罪..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廉颇蔺相如列传》)负:依仗.B.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当:把守.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7、,而致千里。(《劝学》)假:借助.D.族庖月更刀。(《庖丁解牛》)族:众多.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史记·屈原列传》)短:缺陷.B.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举:尽.C.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胜:尽.D.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通“擒”),上下肃然。(《张衡传》)阴:暗中.7.下列加点词语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B.不如因而善遇之因击沛公于坐..C.今若遣

8、此妇,终老不复取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D.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杳不知其所之也..8.下列加点词语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久之,能以足音辨人奚以知其然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