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练习新人教版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练习新人教版

ID:44836923

大小:212.1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30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练习新人教版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练习新人教版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练习新人教版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练习新人教版_第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练习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练习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学业达标]一、选择题1.改革开放初期,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等地设立经济特区,是基于它们(  )A.临近港澳B.经济发展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C.已有许多外资企业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出成绩答案 A解析 中央之所以决定在深圳、珠海等地设立经济特区,主要是因为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众多。故选A项。2.1979年7月15日,国务院决定先在深圳、珠海两市划出部分地区试办出口特区。特区“特殊性”的实质是(  )A.突破了原有的人才管理模式B.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D.建立了完善的进出口

2、管理制度答案 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特区指的是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经济特区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故C项正确;突破了原有的人才管理模式、建立了完善的进出口管理制度等都不是经济特区的实质,故A、D两项错误;到21世纪初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B项错误。3.下图为我国深圳市政府前的雕塑,它体现了深圳人怎样的精神面貌(  )A.大力发展农业的精神B.敢为人先的精神C.对外开放的精神D.融入世界的精神答案 B解析 深圳原是一个贫穷的渔村,作为第一批对外开放的特区之一,深圳人敢为人先,大胆突破传统经济模式,以拓荒牛的奋斗精神赢取了经济的腾飞。故选B项。4.改革

3、开放以来,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环渤海地区属于这一体系中的(  )A.经济特区B.沿海开放区C.沿海开放城市D.沿边开放城镇答案 B解析 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故选B项。5.(2018·河北邢台学测模拟)1986年8月21日,邓小平同志视察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时,题写了“开发区大有作为”。下列关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全部位于沿海开放城市B.以引进外资为主C.人才、知识、技术密集D.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答案 A解

4、析 经济技术开发区自1988年起国务院批准在沿海和内地开放城市中设立,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6.(2018·安徽铜陵高一检测)“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这是过去上海市民口头的俗语,现在早已成为上海人茶余饭后的笑谈了。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全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结果B.浦东区域开发开放的结果C.在沿海地区创办经济特区的结果D.进一步开放沿海十四城市的结果答案 B解析 由于开发开放浦东战略的实施,出现了题干中所述浦东发生的巨大变化。故B项正确。7.2018年,浦东新区迎来了浦东开发与开放28周年纪念。从阡陌农田到林立楼宇,从冷僻土壤到繁华都市,从默默无闻到世界瞩目,浦

5、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浦东开发标志着中国(  )A.全方位开放格局正式形成B.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C.对外开放的中心发生转移D.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答案 B解析 浦东的开发与开放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故B项正确。8.下列有关我国对外开放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经济特区的设立使我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第一步B.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加快了我国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C.严格限制外资企业对内投资D.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答案 C解析 我国对外开放引进国外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发展自己,不仅对社会主义国家开放,还对资本主义国家开放,故C项叙述错误,符合题意。A、B

6、、D三项论述正确,与题意不符,排除。[等级提升]9.“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人数约为100万人左右,2000年即迅速增长到1000多万人,到2005年,全国流动人口达1.47亿,其中跨省流动人口为4779万人。”其中,改革开放初期省际人口迁移主要是流向(  )A.广东省B.海南省C.四川省D.安徽省答案 A解析 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省是对外开放的窗口,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故A项正确。海南省、四川省和安徽省在改革开放初期是重要的劳动力输出地,故B、C、D三项错误。10.下面是1983~1987年我国利用外资结构示意图。影响这一时期利用外资结构变化的新因素是(  )

7、A.经济特区的设立B.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C.社会主义建设资金的短缺D.先进技术的大规模引进答案 B解析 经济特区的建设资金主要来源是利用外资,但是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已不是新因素,排除A项;1984年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给予其一系列优惠政策与措施,以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导致20世纪80年代中期利用外资规模扩大,故选B项;C项是原来就存在的最基本的因素,排除;D项并不一定导致外资的增长。11.在改革开放初期,深圳迅速提升的地区生产总值数字及深圳的高楼大厦,代表着一种众所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