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杨氏之子教案2鲁教版五四制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杨氏之子教案2鲁教版五四制

ID:44839453

大小:25.7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30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杨氏之子教案2鲁教版五四制_第1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杨氏之子教案2鲁教版五四制_第2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杨氏之子教案2鲁教版五四制_第3页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杨氏之子教案2鲁教版五四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杨氏之子教案一,初读,读出古文节奏1、师:我们每天都用语言进行交流,说到语言,我国古代言语非常精练、简洁,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1600多年前写的,题目叫,一起念念:杨氏之子大家先试着读读,看看和平时读的课文有何不同?师:真不错,程老师上课最喜欢敢发言的孩子。正像你们说的一样,课文很短,只有53个字。也比较难理解。老师告诉你,这叫文言文,以前我们学到过的---子曰:(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也是文言文下面,看看我们的同学会不会读文言文,你来读读。(投影文章)师:第一次读文言文,就能读通

2、顺,很不错。但文言文在朗读上和白话文有很多不同之处,先听老师怎么读出古文的节奏,在哪些地方做了停顿,请你边听边用停顿线在文中做上记号。(投影)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2、你的停顿记号做对了吗?赶紧也学着老师的样子自由读、反复读,一直读到清爽、顺口为止。二、细读,读出韵味1、读顺了吗?谁来读读?2、读的有板有眼,不错。我们来齐读一遍。读古文,不仅要读出节奏,更重要的是读出味道。要读出文言文的韵味,首先要读懂课文

3、。文言文语言简练是它最大的特点,有时候一句话只有一两个字,包含的意思却很多,我们读文言文的时候就要善于想象,利用文后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接下来大家静静地默读《杨氏之子》,看看注释,看看插图,联系联系上下文,你一定能读懂他的意思的。(稍停)(投影:注释、插图、联系上下文)*有的同学开始在书上圈圈点点,这说明他的理解正在被记录下来了;*有的同学开始互相交流,这说明……3、考考大家,谁来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很好,讲的很流畅,这里的甚聪惠解释为——很聪明你怎么知道的,看注释诣是什么意思?拜见的意思能不能说“孔君平诣杨氏之子”?不错,这个诣啊是专门指拜见他

4、尊敬的人或长辈。这就是联系上下文理解的4、看来大家都读懂课文了,让我们来对歌,怎么对呢?出示:请男生问,女生来答。杨氏子何许人也?为何设果?孔如何曰?儿又如何曰?很好,换过来师:都说九岁的杨氏子甚聪惠,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他甚聪惠?你来说,谁有补充,谁还想说师:一次就有这么多重大发现,孺子可教也。正如大家说的,杨氏子第一会听,一下子就能够听出孔君平的弦外之音。第二。反应快,不假思索就应声答曰。第三,会说,回答非常巧妙,正像这位同学说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古人读这篇文章,也认为最精彩、吸引人的是杨氏子与孔君平的对话。(出示对话读)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

5、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杨氏子能够听出孔君平的弦外之音,你能读懂杨氏子的话外之意、精妙之处了吗?师:大家看,对比读读,你明白了没有?投影: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孔雀是夫子家禽师:说得太好了。孔先生,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你们家的鸟啊。好一个“未闻”(显红),不卑不堪,彬彬有礼,可谓一字千金。杨氏子得体、婉转地应答使孔君平不得不叹服——(一起来)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投影)师:妙哉妙哉,汝等必成大器也。读书就要咬文嚼字,就要细细品位,这样才能把话中话读出来。现在我们配上舒缓的音乐再来读读课文,读出古文的韵味来。三、再读,对话文本1、师:当然

6、孔君平也绝非凡人,后来官至九卿,他知道低估了杨氏子。现在你就是孔君平,听到杨氏子巧妙又不失礼貌的回答,会作何反应?你可以用白话文说,也可以试着用文言文的口气来说。课件出示:孔君平笑曰:“____________。”       儿拱手答曰:“____________。”2、现在老师是孔君平,你们都是杨氏之子,我们来一翻对话,你来,师:“此是君家果。”生:“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师:后生可畏啊!生:夫子过奖了。……3、这杨氏之子思维之敏捷,言语之巧妙,真让人回味无穷!现在请同学上来说说,机会不多,赶快举手噢!师:注意孔君平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是逗小

7、孩玩呢?还是讽刺挖苦?(稍停)如果你的动作表情配合一下效果就更好了。4、师:真是后生可谓啊!这篇课文选自南朝刘义庆写的《世说新语》。刚才这些话都是你们替孔君平说的,我想问一下,当时的孔君平听了杨子巧妙的回答后到底会不会说这些话呢?既然会说,刘义庆在文中为何不往下写呢?大家琢磨琢磨。5、师:听听你们说的也有道理,孔君平到底会怎么应答?(稍停)老师也不能决也!但刘义庆没有往下写,就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悬念、一段空白、一翻遐想……韵味悠长,令人展玩不已。同学门,正所谓“留白天地宽”,这就是文学作品余音绕梁、此处无声胜有胜有声的艺术手法啊。你们看,文言文也不是那么

8、晦涩难懂的。最后送同学们一句话:谁拥有了语言,谁就拥有了智慧。(投影)下课。板书;文言文杨氏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