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辽宁省抚顺市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ID:44842254

大小:562.85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0-30

辽宁省抚顺市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辽宁省抚顺市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辽宁省抚顺市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辽宁省抚顺市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辽宁省抚顺市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辽宁省抚顺市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辽宁省抚顺市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天气转冷,四名学生讨论穿衣问题。甲说:“穿衣服要依身份与地位而定,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乙说:“讲究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着简单朴素就好。”丙说:“天冷多穿一点,天热少穿一点,穿衣应合乎四季的变化。”丁说:“何必麻烦,按学校规定,大家都穿校服不就好了吗?”这四名学生的说法恰好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四种思想相吻合。下列依次对应正确的

2、是:A.墨儒道法B.道儒墨法C.法儒道墨D.儒墨道法【答案】D【解析】【详解】甲的说法对应儒家的等级观念;乙的说法对应墨家的节俭思想;丙的说法对应道家的清静无为、顺应自然之说;丁的说法对应法家的法治、集权思想。故D正确。排除ABC。2.下图反应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演变过程。对其中四个时期儒家思想发展状况解读正确的是:A.a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之一B.b点:西汉时期发展成为主流思想C.c点:隋唐时期受到佛教和道教的挑战D.d点:明清时期进一步巩固其主体地位【答案】B【解析】【详解】a点明显儒家思想是处于低谷,应该是秦朝受到打击摧残,A错误;b点应该

3、是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B正确;c点应该是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儒家思想受到佛教道教的挑战,C错误;d点应该是两宋时期,理学的出现使儒家思想完成了思辨化的过程,其正统地位得到巩固,D错误。3.“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下列观点与该诗的思想明显不符的是:A.“人天生具有良知,天理就在自己心中”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C.“正君心,立纪纲。亲贤臣,远小人”D.“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万化根源总在心”可知这是心学的思想主张,ABC都符合心学观点,不符合

4、题意,排除;“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是李贽的观点,不属于心学思想,符合题意,故D正确。4.史学家陈寅格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代文化高度繁荣,其中科技领域的成就有:A.候风地动仪B.火药C.活字印刷术D.简仪【答案】C【解析】【详解】东汉时即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宋代之前已经出现火药,元朝郭守敬制作简仪,不属于宋代成就,排除ABD;北宋平民毕昇发明泥活字印刷术,故C正确。5.图①、②、③、④是我国古代不同的文学艺术成就。对图①、②、③、④表述正确的是:图①图②图③图④A.图①反映了吸收外来文明的特征B.图②反映了风

5、俗写意的特征C.图③反映了古代戏曲成熟的特征D.图④反映了“百戏之祖”的特征【答案】C【解析】【详解】《洛神赋图》是东晋顾恺之的著名作品,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洛神赋图》反映了其“以形写神”的特征,故A错误;《送子天王图》是唐朝吴道子的著名作品,《送子天王图》反映了吸收外来文明的特征,故B错误;《窦娥冤》是元代著名戏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品,具有通俗易懂的特征,标志着古代戏曲的成熟,故C正确;《杨门女将》是京剧,形成于道光年间,“百戏之祖”是昆曲,故D错误。6.世界古老的文字有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尼罗河流域的象形文字,但它们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封中。唯独

6、中国的甲骨文演变为现代汉字,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下列关于甲骨文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楷书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B.甲骨文全部发现于河南安阳小屯村C.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D.甲骨文是今天汉字发展的基础【答案】D【解析】【详解】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楷体字在魏晋时期开始发展,所以楷体字直接演化于甲骨文,不正确,排除A;甲骨文绝大部分发现于河南安阳小屯村,B错误;甲骨文是可以识读的刻画符号,故C错误;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我们今天的汉字,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故D正确。7.成语“知书达礼”出自元杂剧《冯玉兰》第一折:“只我这知书达

7、礼当恭谨,怎肯着出乖露丑遭谈论。”基本释义是有文化,懂礼貌,形容有教养。下列西方名言中与“知书达礼”的内涵最为接近的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B.“知识即美德”C.“认识人自己”D.“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答案】B【解析】【详解】“只我这知书达礼当恭谨,怎肯着出乖露丑遭谈论。”强调知识与礼节的作用,符合“知识即美德”,故B正确;A是智者学派的观点,强调道德是相对的,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知识的重要性,C是苏格拉底的思想,但不符合题意,排除C;D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与题意无关,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只我这知书达礼当恭谨,怎肯着出乖露丑

8、遭谈论。”联系所学苏格拉底的思想分析解答。8.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基本上属于同一时代古希腊思想家,他们思想中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